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践中需解决哪些问题(2)


时间:2013-01-05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比如汽车交通将转向生态交通,以最小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物流,实现城市流通功能的便利通达;将耗能建筑变为产能建筑;通过地表软化、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实现对生态占用的补偿,使建设用地兼有生态用地的功能。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方法和技术包括如下方面:

  生态集约,包括生态资源、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集约。特别是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要发展紧凑型城市,推进适度规模的城镇化。城市人口密度要控制在每公顷100人左右。

  生态大智,在城市发展中,特别需要将传统技术方法和聪明才智融入规划、建设与管理中。

  低碳循环,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生态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有机替代,以及资源循环再生等等。

  绿韵红脉融合,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理想的生态城市什么样

  生态城市建设应有具体的目标和指标

  记者:生态城市一直是我们的理想,您认为理想的新型城镇应该是什么样?

  王如松: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去调整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充分保护。

  近年来,生态城市已成为国内外生态建设的一个热门领域。国际上在规划建设与管理上都开展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很多原则和建议。

  强调健全的生态服务功能。要求城市非工程开阔地表100%可渗水透绿,屋顶和立面绿化,绿地兼有湿地功能,湿地兼有生态给排水功能,社区内生态服务面积不低于建筑用地面积的3倍。

  强调健康的代谢环境。要求安全适宜的衣、食、住、行环境、低的热岛效应和灰霾日数,社区分散式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堆肥、生态用水保障和生态卫生设施齐备。

  强调合理布局。要求新区和产业园沿轻轨或大容量快速公交的“主动脉”,呈“糖葫芦串”型布局,小区之间由生态服务用地隔开,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超过城市人口的80%;要求生产、居住、商政和生态服务用地混合布局,1/3以上市民能就近上班。

  强调低能耗、低废弃、高效率。有条件的城市建筑空调和供热的能源80%靠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工业余热等可再生能源;80%以上生活垃圾能在家庭和社区尺度减量化和资源化。居民高峰期出行90%以上是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此外,城市要有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标识、社区和睦,治安良好等。


  ■实践中需解决哪些问题

  要全面理解基础设施的内涵

  记者: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还存在哪些困难?

  王如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城镇化全过程,我们面临诸多困难。比如,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生态规划的法律基础还不完善;政绩考核缺乏可持续性,生态激励机制不健全;城市主要官员调动频繁,规划、政策缺乏连续性;生态资产缺乏统筹管理;生态基础设施投入过低,建设不足;信息反馈和生态补偿机制匮缺;生态建设人才奇缺,培训机制不健全;生态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不高等。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