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网络购物投诉因销售主体资质的问题,一旦产生消费纠纷,如果消费者不是选择的具有良好资质的购物网络平台,就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到销售商,而销售商一旦拒绝,消协也是爱莫能助。
【支招】贵重物品尽量不要网购
消费者在决定网购前首先要考虑所需商品是否适合网购,如贵重物品或需安装维护的商品应尽量不要网购;消费者应当选择规模大、口碑好的购物网站,购买前仔细阅读消费规则等说明,如有异议应向商家咨询清楚后再下单。
上升速度最快的投诉
培训中介火了,投诉也多了
【案例】赵先生向邗江消协反映,两年前,他为上高一的孩子办了张1万元的英语培训听课卡,谁知仅仅上了一小半的课程,对方就称听课卡已到期,既不肯退款也不允许孩子继续听课。消协认为,虽然培训中心与消费者签有合同,规定了听课期限,但该合同条款片面强调培训机构权利,造成消费者违约容易退款难,涉嫌霸王条款。消协将此情况通报给工商部门,工商部门已责令商家限期改正。
【问题】今年以来,咨询中介服务类投诉上涨速度最快,同比增长73.1%,多为房屋中介、劳务中介、家政服务中介、教育培训服务中介等。其中,教育培训服务中介投诉增长迅猛,因为市民对教育重视,培训市场异常火爆,投诉也随之增多。这类投诉的问题主要是交钱后未上课却不能退费、需要扣除事先没有定价的高额教材费、教学过程中频繁更换老师影响教学质量,或达不到事先承诺的标准等。
【支招选中介要比较资质
选择中介服务商,一定要查看其企业资质等备案信息,要做到心态平稳,切莫操之过急,尽可能多途径打听其服务质量。不要轻易支付中介费,所付费用要明确费用名称及构成,尽量签订书面合同,从而保障合法权益。
【数据分析】
中介培训、汽车、网购
成消费投诉新热点
从统计报告可以看出,今年的投诉与往年相比,主要呈现四大变化。
首先从投诉总量看,今年投诉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增加了842件。市消协投诉部主任周林分析,这可能与消费者的投诉信心有关,另外,现在很多维权服务站已深入基层,投诉渠道增多,也使得投诉量大增。
其次,营销合同类投诉增长迅猛。从投诉性质看,涉及质量问题的投诉仍高居榜首,全年共计1525件,占总投诉量的39.3%,而营销合同类投诉占比已从去年的26.7%上升为35.7%。据分析,造成此类投诉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合同在日常消费中越来越常见,但部分经营者利用制定格式合同的特权,在一些条款上设置文字陷阱,导致一些事项约定不明或签订的合同对消费者有失公平,消费纠纷由此产生。
再就是百货类投诉逐年下降,与第二位的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已非常接近。今年百货类投诉809件,而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为767件,两者相差已不大,这说明百货业服务质量在提高。
另外,较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介培训、汽车、网购等新型投诉愈演愈烈,报告显示,咨询中介服务类投诉26件,同比增长73.1%;汽车类投诉98件,同比增长45.9%;互联网服务类投诉94件,同比增长25.5%。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