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2003年开展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十年来,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热潮,解决了1000个乡(镇)、1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的难题,并让1万个乡(镇)、27万个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9亿农民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局面,为农村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年总投资超1.7万亿元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显示,我国开展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十年来,全社会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超过1.7万亿元。与我国高速公路实施“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不同,如此巨额的1.7万亿多元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主要靠的是各级财政的无偿投入。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28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农村公路现场会上介绍,10年来中央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其中,去年全年共安排中央投资482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车购税资金460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22亿元。全社会去年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145亿元,同比增长6.7%。东、中、西部分别完成投资845.7亿元、493.2亿元和806.1亿元。山东、四川、浙江、内蒙古的投资规模均超过百亿元。
建制村99.55%通了公路
10年来,全国共新改建农村公路292万公里,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34万公里。冯正霖介绍,全国去年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9.5万公里,全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7.8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和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到99.97%和97.43%,通沥青(水泥)路率较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建制村通公路率和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到99.55%和86.46%,分别提高0.17和2.42个百分点,新增1.4万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进一步提高,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三农”能力进一步增强。
超91%建制村通了客运班车
交通运输部加快制定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到去年年底,全国共开通农村客运线路9.34万条,年平均日发班次118.05万班次;3.54万个乡镇和57.32万个建制村通了客车,全国乡镇和建制村通车率分别达到98.17%和91.85%。山东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了城乡客运公交化试点,江苏省苏州市实施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全国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