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及症状


时间:2013-02-27  来源:未知 点击:

主要虫害

1.蚜虫主要有麦二又蚜,麦长管蚜和手缢管蚜,每年6月份开始发生,麦蚜常大量聚集在叶片、茎秆和穗部,吸取汁液,影响作物发育,并能传播多种病毒,巳成为常发性害虫。

2.地下害虫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三种。金针虫能咬食刚拾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乏不断芽,苗期为害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蝼蛄以成虫和若虫在上中咬食种子、幼根和嫩茎,造成缺苗,可在表土层穿行,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失水干枯而死;蛴螬也呆食害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幼苗枯死。

3.粘虫目前危害小麦最严重的为二代粘虫,大量发生时不仅吃光麦叶,还能咬断穗头。

主要病害

1.锈病分为叶锈、条锈和秆锈。叶锈通常只在叶表面发生;条锈主要侵害叶片、叶鞘,茎秆也偶然发生。秆锈主要症状是产生隆起的粉疮;锈病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大量减产。

2.白粉病初期叶上出现白色霉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上面长出白粉状霉层,后期在霉层中散生黑色小粒,最后病叶逐渐变黄褐色而枯死。

3.全蚀病侵染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一、二节。返青至拔节期病株基部叶片变黄,地下茎、种子、根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干旱时茎基部及根变黑褐色,出现白穗。

4.根腐病侵染小麦各个部位,引起烂芽、叶枯,穗枯及形成黑胚粉,幼芽受害芽鞘上发生褐斑,出苗后在茎基部或根部发生褐斑;引起苗叶变黄,发育迟缓,叶片病斑椭圆形成不规则形,穗部从灌浆开始发生,在颖壳上产生褐色不规则形病斑。

5.黄矮病主要由麦蚜传播,拔节期开始出现症状,孕穗到抽穗期盛发,植株矮化,叶片发黄。

静永红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