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男子扎死人经调解赔偿32万后获轻判(2)


时间:2013-01-19  来源:新京报 点击:

  最高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也明确了“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受害人有就死亡赔偿和伤残赔偿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 对话

  本案承办法官刘璐:

  调解基于合法和自愿原则

  新京报:针对民事赔偿的部分,刑诉法修改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法官: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部分,比以前赔偿的范围窄了,数额少了。过去支持的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丧葬费、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和死亡赔偿金,但今后只支持实际发生的物质损失,也就是死亡赔偿金不再支持。

  新京报:那么刑诉法为什么要对此做出调整?

  法官:过去赔偿数额虽然很高,但属于虚高,因被告人经济能力一般都有限,即使想赔偿但看到这么高的数额也会望而却步,调解很难。最后家属是得到了判决,但实际赔偿比例低,出现了空判现象。这不利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不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统一,这次修订后回应了这种司法现实。

  新京报:那会不会给人一种花钱买刑的担忧?

  法官:这也是我们做案件调解工作非常注意的一点。调解在被告人及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被告人出于认罪悔罪的态度、对被害人做出的赔偿,关键是双方矛盾得到化解,社会关系得到修复,实现双方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调解的意义不在于钱。调解发生在合法和自愿的基础上,若家属不同意调解,可直接依法判决。

(原标题:男子扎死人 调解赔偿32万后获轻判)


来源:新京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