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那王教授如果按您的了解,就刚才我们引述的国务院的相关安全生产条例,如果仅仅是瞒报的话,他受到的惩罚是什么?如果说由瞒报导致的二次伤害带来的一系列的后果的话,他面临的这种惩罚又会是什么?是一个量级的吗?
王锡锌:这两种应该说带来的后果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都不在一个量级上,如果说仅仅是事故的现场或者说企业,瞒报事故或者谎报事故的话,那么这个处罚通常是行政罚款、行政处分,对国家工作人员可能会有一些行政处分,有的时候会有一些治安管理处罚,但是我们知道瞒报一旦发生事故,假如我要去隐瞒的时候,我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救援,我就不可能启动紧急的预案,我就不可能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这种现场的救援,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人,本来是可以得到救援的,但是因为瞒报、为了避免小的事故,可能导致这种人生命的伤害,这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故意杀人,所以带来的法律责任其实应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董倩:好,非常感谢王教授,稍候我们会有更多问题跟您连线。
这起瞒报事故引发了媒体的强烈的关注,新华社也就此发表了三问,他的问题是瞒报之后是否有漏报?究竟是谁在瞒报?如何追查瞒报的事故责任?也的确是这样,在记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蹊跷的事情,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项目经理未向相关部门报告涉嫌瞒报,爆炸事故发生第七天,山西省安委会发出通报,事故责任人进入公众视线,山西警方已对此次事故立案调查并查明,该工程项目负责人黄怀刚、宋海涛、杨美东、王秋林在事故发生后蓄意瞒报事故,涉嫌不报安全事故罪。这是1月1日晚,山西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以上4人已被警方逮捕。
张继奎 中铁隧道集团总经理:我们集团公司对此次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代表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再次表示深深地歉意。
解说:目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尽管已经向公众道歉,但是瞒报真相仍然需要进一步查清。今天下午新闻发布会带来的最新消息是深入的调查还在继续。今天,事故已经过去11天,各家媒体的记者也还在为真相继续着自己的采访。
(电话采访)
梁晓飞 新华社记者:1月1日我到了现场之后,工地还是那样,但是人少了很多,本来他们的工程就要完工,就要回老家,发生这个事故之后,几乎大部分人员都已经不在那儿了。
解说:在现场记者找不到任何发生事故的迹象,唯一能找到的是一份去年12月的领导代班记录。
梁晓飞:那份记录里面记录事故发生当天,设备、人员正常,没有说发生事故,另外第二天(12月26日)说“掌子面未施工”,没有出现设备或者是人员出现伤亡的一些情况。
解说:事发当天,当地公安部门是否出警也是大家关注的细节。
梁晓飞:因为当天很乱,当天人也很多,尤其是领导很多,工友们是不接受采访的,问他们,他们是不说话的。
宋江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时村庄的人到旁边也去看了,他是说后来有警察过去了,但是后来又听说警察过去又说没什么事,然后就走了。
记者:那之后您有跟当地的派出所或者是公安局再联系过?
宋江云:他就说我们当天的出警记录不能提供给你,然后他就说这个是机密,不愿意透露。
解说:同时,事故发生后,死亡的工人被送到了哪里?伤员又被送到了哪里?记者查到的信息是距离现场最近的蒲县人民医院,当天并没有收治伤员。
梁晓飞:我问他们的医生了,医生说当天确实没有,他们说确实没有,记录都没有的话,就是确实没有。
解说:8人死亡,5人受伤,至今为止,8名死者的遗体究竟在哪里?
梁晓飞:提到现在死者已经被送往殡仪馆,我问他殡仪馆在哪个地方的殡仪馆或者送到哪些地方,想当场去验证一下,但是他没有说,他们说的说法可能有要求或者有纪律,他的意思是不便对我说,最后就没告诉我。
解说:此外,5名伤者为何分配在不同的医院接受治疗?
梁晓飞: 5个伤者,轻伤的在河南孟州市,距事发地是368公里左右,我查了孟州距离中铁隧道集团的总部洛阳比较近。
来源:央视新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