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敢为人先 将旅游景区从原状态变为原生态
——“美丽中国”践行者:湖北旅游系统“智力援藏专家”祁威
新华网西藏频道12月24日专电(记者 拉巴次仁)在他的参与下,藏东南曾处于原状态的旅游景区,如今,变成了一个个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原生态和谐旅游景区;尽管他不是国家机关的援藏干部,但他在藏四年,为世界屋脊旅游业创造了一个个的新纪录:在他的参与指导下,西藏诞生了首家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首个汽车自驾游目的地服务规范西藏地方标准;在他的精心打造下,诞生了中国首家以“茶马古道”为文化品牌的历史文化旅游博物馆,并于2012年9月向游客全面开放……他就是被西藏旅游界誉称为“智力援藏专家”的来自湖北的旅游专业资深专家——祁威。

祁威(右三)
为了让高原人吃上“旅游饭” 五次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
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祁威,对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旅游景区开发有着天生的敏锐眼光和灵敏嗅觉,用旅游策划经营专家比喻祁威,丝毫不为过。
2009年初,在湖北省从事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担任高管工作二十年之久,已经是56岁的祁威,受湖北省旅游协会秘书处的委派,作为旅游专家技术人员来到雪域高原西藏,从事支援西藏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工作,成为一名旅游专业的援藏者。
4年来,他先后在西藏林芝地区鲁朗旅游景区、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景区、西藏昌都地区芒康盐井旅游景区担任总经理职务。
在西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祁威勇于开拓、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克服了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发、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一个个旅游援藏者的新业绩和新纪录,为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世界屋脊树立了湖北旅游人新的标杆。
旅游景区的开发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持,而如何让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通过旅游业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这是祁威在旅游开发中思考的重要命题。
为了让西藏旅游发展造福更多的当地群众,祁威带领团队一年内五次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考察勘探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开发布局和进行生态化旅游景区建设,他精心培训当地门巴 族和藏族旅游从业者,使他们尽快掌握旅游服务技能,通过他的努力,当地旅游景区发展有了新的提高,旅游景区综合收入比2009年初提高了10倍,当地农牧民群众从旅游开发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家乡发展变化的美好前景,对致富奔小康充满了希望。当地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祁威的实干精神和工作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智力援藏”成果斐然 屡创“雪域高原”旅游新纪录
近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良好态势,经济发展速度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其中,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贡献日益凸显,旅游业正成为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而西藏旅游开发仍面临诸多难题,其中,专业人才匮乏对旅游业制约明显,精通旅游景区开发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而祁威就是被西藏旅游管理部门和业界人士称为敢于实践,勇于担当的旅游景区顶层设计专家。
4年来,在祁威的主持下,完成了西藏鲁朗旅游景区、西藏南伊沟旅游景区、西藏芒康盐井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和标准化管理工作,配合有关设计单位完成了五家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三个重点旅游景区分别被国家旅游局和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在芒康县配合当地政府成立西藏首家县级人民政府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创建了西藏首家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使两家饭店改造后,通过了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的评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芒康盐井旅游景区内,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以“茶马古道”为文化品牌的历史文化旅游博物馆,已于2012年9月向游客开发。该项目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各级领导和广大游客的高度赞誉,被西藏自治区列为重点扶持的文化旅游项目,填补了西藏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项空白。
来源:新华网西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