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9日讯 (记者 李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党和国家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具体到哈尔滨,我认为最关键、最核心的差距就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没有完全融合起来”,7日,在哈尔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对于科技强市做出了上述表达。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据《2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中,除科技实力居第9位以外,哈尔滨市科学技术竞争力、科技转化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三项指标,分别居第13位、第14位和第13位。
据了解,2011年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4%。企业产品结构中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还不到4成。

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在会上讲话。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宋希斌说:“差距也是潜力,更是奋起直追的强大动力。把哈尔滨市的科技优势与现实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全市上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路子”。
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宋希斌认为,产业是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动力和希望所在,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他说:“哈尔滨的传统产业之所以实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起步较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科技创新驱动力不强。所以,在产业大开发、大建设过程中,在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宋希斌在会上提出: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加快新型制造工艺、流程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要加快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并把着力点放在新品种的选育、种养殖技术、动物防疫等方面,重点推广优质高产水稻、玉米等新品种及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努力提升鸡蛋、马铃薯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度,逐步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据统计,目前,哈尔滨市85%以上规上企业没有科研机构和科技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65%,国际上是15%-20%,分别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0.05和0.24个百分点。 “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力量,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哈尔滨市企业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宋希斌意味深长的说。 为此宋希斌表示,哈尔滨市将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全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载体,搭建平台,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这是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重大举措,也是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必须抓紧抓实,确保抓出成效”,宋希斌在会上强调说。 据了解,由哈尔滨市与哈工大联手搭建的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平台,目前已集聚了中科院、浙江大学、哈工大等各类科研机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孵化项目600多项,实现落地转化的已经达到110项。 宋希斌表示,哈尔滨市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园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市企研发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金融支撑平台建设。 据悉,哈尔滨将充实壮大科技项目储备,加快完善平台建设。明年,哈尔滨市入库科技项目要达到1000项以上,力争高速大功率变速离合器、氮氧化物和PM2.5减排工业锅炉、专用特用番茄新品种等100个成果转化落地。重点抓好科技创新城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凯利新材料中心、同洲电子等15个科技项目,确保海能达数字集群通讯产学研基地等50个项目竣工投产。同时,加快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明年,全市应用技术类成果转化率要达到80%以上。明年,哈尔滨市还要通过再投入和自身发展,使全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到1.6亿元以上,实现净增3000万元。 重视人才留住人才 会上,宋希斌重点强调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他说:“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必须把人才培养和引进结合起来,不拘一格广纳群贤,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宋希斌透露,目前哈尔滨市人社局正在研究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引进计划,从而真正使哈尔滨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创业发展的舞台。 他强调,抓紧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选拔使用、合理流动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业绩在科技人员评价和晋升中的权重,尤其对创新人才在职称评定方面要打破条条框框,不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能、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真正让优秀人才经济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
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