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商品乌鸡如何管理


时间:2012-12-07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点击:

1、营养

  供给全价配合颗粒料。同时加强管理,为鸡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抓鸡、转舍、噪音、换料、断水、免疫、兽害侵袭等应激因素,并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防疫、防病工作。出栏前8小时~12小时停止喂料,继续供水。

  育雏前必须将育雏舍冲洗干净,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在育雏舍进出口设消毒池,墙壁用10%生石灰水刷白,地面打扫冲洗干净后用3%烧碱水喷洒1次,再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消毒1次。方法是将育雏舍封闭,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熏蒸12小时以上。此外,育雏用具经清洗消毒后放入育雏舍,同时进行消毒。育雏舍消毒后空舍两星期,此期间严禁人员、物进出。对周围环境用2%~3%火碱溶液或3%“克辽林溶液”(主要成分为粗制煤酚中加入肥皂、树脂和氢氧化钠少许)消毒。

  2、温度

  室温在20℃~26℃,育雏器第1星期温度控制在33℃~35℃,以后每星期降低1℃~2℃,第8星期可维持18℃~20℃。在育雏过程中,应根据雏鸡的表现和状态灵活调节温度,8周龄以后即可脱温。

  3、湿度

  育雏10日龄前,育雏舍内湿度应保持在63%左右。湿度过低可在育雏舍内煤炉上放蒸发水盘等措施增加湿度。育雏10日龄后,雏鸡呼吸量和排泄量增加,育雏舍内开始潮湿,应注意适当通风,及时清除粪便和更换结块垫料等,以降低舍内湿度。

  4、密度

  雏鸡饲养密度与雏鸡的正常发育、健康密切相关。密度过大,影响运动,鸡群拥挤,采食饮水不均等;密度过小,造成设备利用率低,浪费人力、物力,饲养成本高。

  饲养管理中应采取全进全出制,公母分开饲养。每群不多于300只,密度不高于每平方米8只。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