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交通安全日活动在广州举行。
每年21万起道路交通事故,6万余人死亡……中国疾控中心伤害防控室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各类伤害死因中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一位伤害死因。
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临之际,如何构筑安全的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课题。
80%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
“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随意变道、鲜有礼让”的司机,这是当前国内很多城市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
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显示,近年来,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其中超过两成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不按车道通行、违反禁令标志等“小节”。
“小节致命”触目惊心:1至10月份,全国因闯红灯肇事造成死亡798人;因违反道路标志线肇事造成死亡26154人;因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肇事造成429人死亡;因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肇事造成161人死亡。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灯”、86人死于“越线”、1.4人死于“不让”、0.5人死于“强占”。
交通秩序混乱 “人车争行”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调查显示,在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原因的多重选择中,59%的人认为是“人车争行”,41.8%的人认为是“道路规划不合理”,31.4%的人认为是“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合理。”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道路建设滞后,公交分担率低,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注重短期建设,忽视长期影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造成一些道路交通拥堵“瓶颈”和安全隐患路段。
从各地实践来看,交通管理者往往更多考虑机动车的路权,行人和非机动车经常处于弱势。
不安全的路在农村更为突出。由于道路标准低、安全设施不全等原因,2003年以来,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超过半数发生在农村公路。
管理滞后 政策短视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会庆教授指出,虽然近年来各地交管部门应对交通安全投入很大,招数层出不穷,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关键在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手段。
受访的多位专家和管理人士指出,解决交通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定位不清、政策短视的问题。只有搞清楚城市发展方向,规划才能有长远眼光,交通安全政策才能保持稳定。
公安部:
将加大对非机动车 驾驶人和行人违法教育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2日在京参加“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时表示,将通过提高路口见警率、组织志愿者文明劝导等方式,加大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安全教育,引导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纠正交通陋习、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为“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近年来,我国8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来源: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