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合肥分行行长张勇(右二)在全省银企对接会上与企业代表亲切交谈。
经济网讯(吴晓光 安徽报道)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全力支持小微企业。浦发银行合肥分行(简称“合肥浦发”)自2007年成立以来,从机制建设,流程设计,激励措施的制定,形成了区域化营销、标准化授信、程序化审查、具有“合肥浦发”特色的小微企业信贷新模式。
五年来,“合肥浦发”创新思维、用心服务,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全省小微企业,结出了丰硕成果,小微企业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6月底,支持小微企业授信客户达1212户,授信余额34.9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0。”
对于一个成立不到5年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如此业绩是如何取得的呢?就此话题,《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浦发银行合肥分行行长张勇。“‘合肥浦发’始终把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视为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将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张勇表示:
拓宽“小微”金融服务渠道
《中国经济周刊》:请问张行长,如今小微企业贷款难,贵行在创新支持安徽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探索?
张勇:这几年,我们积极创新融资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途径。主要是根据小微企业的共性特征和特定领域客户的特殊需求,推出了涵盖小微企业成长全流程、生产贸易全流程的系列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全面推行“吉祥三宝”(银元宝、银链宝、银通宝)三大创新产品,均为业内首创,这也是我们小微信贷的龙头产品。
我所说的“吉祥三宝”,是浦发银行专门针对园区、产业链和商贸流通领域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商户开发的金融产品品牌。是由浦发银行、担保公司等多方搭建起的平台,通过多种担保组合方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比如,在交易市场推广“银通宝”,在开发园区主推“银元宝”,而在贸易链等则推“银链宝”,做小微企业的全程合作伙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吉祥三宝”系列产品具有担保多样、手续简便、办理快捷等特点,让小微企业“贷”得快,很受小微企业的青睐。
同时,开展“易贷多”和“融资易”等新的业务品种,都是为了满足小微企业的不同需求。“合肥浦发”小微信贷业务以重点产品为突破口,带动相关业务全面发展,实现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新提升。
《中国经济周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是情形各异,我们是如何解决的,请您具体谈一下?
张勇:我们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始终都以小微企业的现状出发,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方案,进行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创新。比如,加大担保抵押方式的创新力度,对小微企业有许多短期的信用工具,如发票、提单、应收账款、仓单、货物等可用来融资的权利和凭证。我们就以这些信用工具为依托,积极创新,开发出多款风险低、灵活性强、便于小微企业融资的贷款新品种。先后成功续做了合肥市场上第一单小微企业集合信托理财计划、小微企业集合债券托管。同时2.1亿的小微企业集合票据亦进入总行审批进程中。
另外一个创新产品就是银票授信业务,除客户正常需求以外,我们还推出供应链上、下游银票抵开和指定供应商的银票代开业务,在此基础上配套一定的贷款授信,同时加大综合授信业务占比,以满足小微企业的多维需求。
政、银、企合作的新模式
《中国经济周刊》:搭建平台是加强政、银、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合肥浦发”在这方面有何经验和成效?
张勇:在平台搭建方面,我们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组织的各项中小微企业对接会活动,先后与省中小企业局、省工信委、省非工企业工委,工商联及相关政府部门联系,会同省中小担保公司签订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多方面渠道建设平台,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银政、银企、银银的平台搭建是我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2011年10月,“合肥浦发”与合肥市发改委、安徽省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建立了授信担保合作,甄选出5家优质小微企业,联合发行“合肥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为“合肥浦发”首例小微企业集合债发行专项资金托管业务;与安徽省科技厅、银监局联合举办的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与合肥市包河区、庐阳区政府分别组织银企对接会;与霍山县38家小微企业、担保公司进行了对接,制定了多个平台合作的融资方案。跨机构的合作为支持小微企业打通了渠道阻碍,进一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中国经济周刊》:在扶持小微企业方面,“合肥浦发”是如何实现金融和经济二者良性互动发展的?
张勇:“合肥浦发”与安徽地方经济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得益于充满活力的安徽经济,得益于深化银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的建立。
比如我们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信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贷款等批量化融资产品,这些产品一次设计,综合公开服务定价,而且大多受到政府贴息支持,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我们银行来说,通过该产品的首期5000万元的发行,成功开立了一般结算帐户6家,基本帐户2家,同样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结算资金和收益。我们深深感受到通过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企业与银行的“携手、成长、共赢”。当然,我们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帮助客户增值的过程中同样分享到了成果。
去年,我们荣获了“合肥市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一等奖”、已连续3年荣获“安徽省金融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一大批信赖浦发、支持浦发的客户群已悄然形成。
打造最响服务品牌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小微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我们是如何抓住小微金融的发展良机并保持在同业之中的领先优势的?
张勇:服务小微企业是企业社会责任和银行自身转型的双重需要。
我们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内涵。通过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一行(户)一策”的金融服务方案,满足了差异化、个性化的融资需求。
进一步提升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确保全年小微企业贷款“两个高于”的实现,具体是,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明确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任务和目标;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小微企业授信户数增长率高于同期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断提高小微企业授信客户覆盖面。以细节赢取客户忠诚度,打造贴近市场、服务一线的银行。
《中国经济周刊》:“合肥浦发”成立短短数年,在小微企业中口碑非常好。我们是如何在区域树立良好的品牌优势的?
张勇:我们坚持“根植合肥,服务安徽”,一直努力用实实在在的专业化服务,支持区域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安徽、在合肥,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工作中有一些创新的亮点,但这些成绩和亮点还远远不够,离树立领先品牌的距离还差得很远。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开创小微企业发展新局面,是国家战略,是浦发转型的需要,我只是个忠实的执行者、实践者而已。
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一定要有实际行动。我们成立了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全面实施小微企业模版化、批量化、专营化的市场企划和授信模式。标准化服务方式、高效化审批流程、便捷化操作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以适应小微企业融资“小、频、急”的特点。
我们有信心通过创新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为社会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继续着眼“大合肥”的战略眼光,力争在区域内建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
来源: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