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村干部“借身份证”贪腐谁给的“机会”?


时间:2016-11-14  来源:中国产经 点击:

  “村干部有时借俺们的身份证用,用一次十块钱。”村民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引起了检察官的重视,继而查办一个贪污农业保险理赔款200余万元、涉案13人的窝案。(11月10日 中国新闻网)

    国家为深化农村改革、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便是其中一项,国家财政对其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可以帮助农户支付部分费用,缓解压力,其直接受益者是投保农户。

    可是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某村村干部便钻了惠民政策的“空子”,借用村民身份证并一次支付十块钱作为回报,以“慷慨大方”之意充分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导致贪腐近200万元无人察觉。笔者很是困惑,这样的村干部岂能逍遥法外?

    “村干部有时借俺们的身份证用,用一次十块钱。”倘若不是村民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他们还想瞒天过海到何时?村民们对农业保险了解的并不多,他们正是抓住了村民的这个弱点,才有了可乘之机,辗转“七十二变”,犯罪环节环环相扣,成功冒领惠农补偿资金。

    村干部本是基层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最能了解群众需要、聆听百姓心声、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干部,如今用欺骗手段获取群众信任,其危害可想而知。

    为确保农业保险正常运行,除要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外,村务公开必不可少,在村务公开栏中要及时公示参保农户姓名、参保面积、参保农作物等内容,便于日后的监督审核。此外,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户及时了解各项惠民政策,确保每个农户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惠农补贴政策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才是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的大事。因此,广大村干部要带着责任、带着意识融入到基层中,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  赵学光(当代商报社北京运营中心特约记者)】


来源:中国产经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