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袁隆平回应“高产低质”质疑


时间:2016-11-03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导读:
进入11月,北京迎来一轮降温,然而国家会议中心却人气爆棚。为期3天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此举行,10位生命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出席会议并作特邀发言。66个分论坛,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各领域——结构生物学、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感染与免疫、细胞成像等。
产量与质量不是对抗性矛盾--袁隆平回应“高产低质”质疑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陈聪、余晓洁)“杂交水稻同时实现高产和优质,难度很大,但产量和质量不是对抗性的矛盾。”针对一些人对杂交水稻“高产低质”的质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面回应。

  这位86岁的老科学家精神抖擞地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轻松回答新华社记者的“辣问”。

  格子衬衣、薄毛衣外套一件半旧西服,袁隆平穿得比采访他的年轻记者还少。他不喜欢北方的干燥,这会让这位南方人的皮肤很痒,但他似乎不惧寒冷。

  鱼和熊掌

  “有些人对杂交稻有片面的看法,认为杂交稻高产不优质,吃起来不香。”袁隆平坦陈,上个世纪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所以杂交稻把产量摆在优先地位,吃饱肚子再说。

  在他看来,尽管难,但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我们也改变战略,既要高产又要优质。已经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大米‘超优千号’,品质可以与市场上一种80元一斤的日本米媲美。日本商人专门取样检测了,说有弹性有嚼头,口感很好。”他说。

  但袁隆平坚持:不以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他指出,有的优质米价格炒得很高,老百姓吃不起。从中国国情看,人多耕地少,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唯一出路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世界人口不久将达到80亿,耕地却在不断减少,养活世界人口是非常严峻的挑战。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优良的高产品种。”袁隆平说。

  向“海”要粮

  酷爱“挑战不能”的袁隆平耄耋之年依然很忙。近年来,他除了第五期超级稻攻关,还在探索种植海稻田。

  前不久,青岛成立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袁隆平出任首席科学家。野生海水稻最初在大江大河入海口被发现,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但产量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首要的技术攻关是提高抗盐浓度和提高亩产。我们期望几年后把海水稻的抗盐浓度从目前的约0.6%提高到1%,亩产增加到300公斤。方法有两个,一条是通过传统育种方式培养;一个是利用分子技术,将抗盐基因转移给海水稻。第二个效果较好,但难度较大。”袁隆平说。

  尽管难,袁隆平还是信心十足。如果达成这一目标,海边不长植物的盐碱地和滩涂将得以利用。“产量上来,农民就会有效益。种植1亿亩海水稻,将实现300亿公斤的产量,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产量。”他说时满眼光芒。

  禾下有梦

  搞了半个多世纪育种,是什么让袁隆平不知疲倦地绕着稻田转?

  时光回到1961年,那时袁隆平是湖南安江农校的青年老师。正当三年困难时期,守着农业试验田的袁隆平照样吃不饱饭。“那个时候非常惨,我看见两个人倒在路旁边,两个人倒在桥底下……”饿肚子的滋味深深刻在袁隆平的脑海中。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袁隆平梦见试验田中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就有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下垂着,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他和助手就在禾下乘凉。

  追逐梦想,这位湘西普通教师,把让更多人吃饱饭当作毕生追求。

  刚满80岁的时候,袁隆平曾说,他将争取在90岁前实现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今年已经86岁的他,距离目标还有多远?袁隆平表示,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在2014年就已经实现了。现在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的目标是每公顷产量达到16吨,也就是每亩1067公斤。

  “以后还要向17吨攻关……”禾下有梦,袁隆平正向更高目标攀登。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