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民乐县丰乐乡坚持把开展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重大机遇,以促进贫困农户持续增收为核心,围绕“六大任务”,认真落实“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市县联系领导带头深入村组、深入群众,会同各联村单位为贫困村编制规划、制定计划,出实招、办实事,结合单位职能和优势,通过争引项目、协调贷款、扶持产业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一是全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工作,协调争取项目,兴办好事实事,有效解决了行路、饮水、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如县政协韩延琪主席多次赴省市相关部门,为武城、易湾2村争取人饮工程改造项目资金87万元,彻底解决了2300多口人吃水难的问题;县政协办筹资15万元,支持武城、易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双联行动开展以来,6个贫困村先后完成道路硬化17公里,实施人饮工程项目3项,修建排洪渠道6公里,配套渠系16公里,新建蓄水池2个,冷库3个,完成泉沟水库病险加固工程和6个产业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整理土地6000亩,新建文化活动广场3个。
二是扎实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紧紧围绕培育特色产业,破解贫困农户增收难题,把双联行动同全乡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预期增长的目标。如市中医院帮扶资金5万元,扶持新建了何庄村养殖小区,县公安局先后投入7万元,扶持白庙村食用菌产业发展。双联行动中,6个贫困村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5个、食用菌大棚600座;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发展分散养殖户402户;建成马铃薯、有机豌豆、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3个,贫困村普遍有了特色产业。
三是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沉下身子、深入群众,结穷亲、交农友,在反复接触中更具体、更真实、更细致地体察民情,了解群众期盼,解决群众身边的困难。如县人行为解决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先后协调产业贷款200多万元;县残联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改善了贫困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县教体局支持资金对武城村委会进行了改建,争取项目实施山区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在联村单位的协调支持下,卧马、白庙2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其它村也将陆续实施,预计年内全乡可脱贫460户、1750人。
四是真心实意提供便民服务。各单位结合县、乡工作重点和联系村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和完善两规划一计划,并以驻村工作队等形式加派干部入村驻村抓工作进度。邀请产业专家适时开展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如县农科教中心多次举办专业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并提供了大量的书籍、喷雾器等材料和工具。其它单位也都能结合联系村、联系户实际情况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至目前,各联村单位累计帮扶各类物资共计130多万元,联系项目22个,协调产业贷款800多万元,举办培训班21场次。
五是搭建载体突出双联特色。联村单位和乡党委根据贫困村实际需要,推出了“2+6”年度联系活动。即:年内单位在全乡范围内、干部在联系村各举办1场宣讲活动;单位包1件疑难矛盾纠纷、干部包1件普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单位联系贫困外出务工家庭1户、干部联系贫困外出务工人员1人;单位参与1次全乡范围内、干部参与1次联系村内的治安联防行动;单位联系1户特殊困难家庭,干部联系特殊困难群众1人;单位为全乡、干部为联系村解决1件急事、难事。开展特色联系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干群合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六是严明纪律促进作风转变。严格落实“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的要求,制定了《双联行动工作制度》和乡、村两级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相关规定实施意见,要求干部做到三个到位(主动联系到位、协调服务到位、跟踪落实到位)、四个体现(体现见得到干部身影、体现听得到干部声音、体现看得到干部作为、体现感受得到联系实效),切实加强双联行动纪律约束,巩固和谐干群关系,促进作风进一步好转。目前,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双联行动已成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双联行动各项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来源:西部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