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据显示,全国进入流通领域的生鲜农副产品价值总额达2.45万亿元,但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仅占1%左右。淘宝、京东等电商的风生水起,也让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开启了农产品电商的大幕。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涉农电商已经成为从农企到IT企业纷纷涉足的“电商蓝海”。中央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将进一步吸引了农业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和不少农民的快速进入。
鏖战“双11”,禽蛋产品借“机”下“单”——
“百年栗园”单日网销破百万元
王美玲
2014年天猫“双11”的网购大潮尚未散去,作为中国有机禽蛋的领先品牌、北京首农集团旗下的北京百年栗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百年栗园”天猫网店,最终单日成交额突破百万元,夺得“双11”全网禽蛋类销量第一。
备足优质货源,迎接网购大潮
早在“双11”到来之前,“百年栗园”就积极备足货源,只待抢购。
为此,“百年栗园”在天猫网店推出了“五折预售包邮”感恩回馈活动,包括散养北京油鸡有机鸡蛋、百年栗园正宗喜蛋等明星产品均半价促销。有机柴鸡蛋40枚装礼盒售价79元,有机柴母鸡2只装礼盒售价108元。
尽管相比普通生鲜产品价格偏高,但其高营养、纯天然的品质却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争相预订,并屡屡创下了销量纪录。为保证产品质量,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真正的有机生鲜产品,“百年栗园”天猫网店双“11”的产品订单配送全部启用顺丰快递服务,全面提升订单的发货和配送速度,确保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新鲜的禽蛋产品。
网购受青睐,“有机生鲜”是制胜法宝
近年来,众多生鲜电商纷纷打出“有机”牌,以零污染的安全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青睐。
事实上,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有着及其严格的标准:生产基地三年内不使用农药等违禁物质,种子未经基因技术改造,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及其他环境问题,必须经过政府机构的严格认证……
看来,“有机生鲜”成功落地并不容易。有机生鲜食品除了突出“生”与“鲜”之外,其产品质量更是重中之重。一位行业专家曾感慨道,生鲜行业并不难做,但真正做到“有机”却并不容易。
早在2005年,“百年栗园”柴蛋鸡养殖基地就在北京市密云县的山谷中建成,是亚洲最大的北京油鸡生态散养基地。“百年栗园”实行封山涵养,杜绝一切化学品,历经10年,这里孕育了没有任何化学污染的生态环境,为有机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经过十余年的封山涵养,目前“百年栗园”已经成为国内并不多见的优良有机养殖、有机种植基地。在此基础上,“百年栗园”精选有着300年历史的名贵鸡种——北京油鸡,严格施行生态散养,远离一切污染,并建立起一条完善的有机生产、加工、冷链运输产业链,确保有机生鲜产品的良好品质。
如今,“百年栗园”已经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王牌产品,在有机行业中起到了良好的标杆作用。从普通销售再到网络销售,“百年栗园”开始在电商路上大步跨越。
实施生态养殖,拓宽网购渠道,推行生鲜宅配
笔者曾在今年夏天时到“百年栗园”探访。站在木质的观景台上俯览山谷,只见一栋栋灰色的鸡舍坐落在山间的树丛中。
虽然那些头顶凤冠、腮挂胡须、迈着毛毛脚散步的油鸡近在眼前,但是笔者也只能远观。因为按规定,参观者是不能随意靠近鸡舍的。
据“百年栗园”总经理刘成军介绍,北京油鸡又名中华宫廷黄鸡,有300多年的养殖历史,属珍稀地方物种。说起建设油鸡养殖基地的初衷,刘成军说,生态养殖是未来消费的大趋势,绿色食品的销售前景毋庸置疑。
以天然的环境,原生态的养殖,让濒临绝境的北京油鸡重放异彩,这是刘成军的愿望。基地建成后,“百年栗园”即采用最新生态养殖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养殖。2006年和2007年,“百年栗园”鸡蛋和鸡肉先后通过有机产品和AA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百年栗园”成为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称号。
如今,在密云水库边,400公顷山地成为18万只北京油鸡的自由生长之地。优质的原料基地、良好的市场业绩让刘成军信心十足。同时,因生鲜宅配业务在国内的风生水起,“百年栗园”推出自己的生鲜宅配服务,让优质禽蛋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进入千家万户。
重庆农垦“触电”——
产品网上卖“新鲜”天天送
刘雄伟
日前,由重庆农垦集团旗下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运作的“友生活”电商平台开始上线,平台目前开放了“万吨”冻品线上批发交易与手机支付宝订奶服务功能。
“友生活”生鲜电商平台采取PC端购物商城和手机APP相结合的形式。物流以自建加整合农投物流的方式打造区域型冷链物流宅配体系,产品以乳制品为先导,逐步引入蛋糕、面包、鲜肉、海鲜、农副产品等,最终将成为“新鲜天天送,健康友生活”的高品质区域生鲜电商平台。
同时开通的手机支付宝订奶,则是通过与支付宝的成熟平台合作,打造天友乳业第一个官方线上订购平台。
“传统企业面对电商并非无所适从。我们多年积累的各种资源,恰恰是目前电商运营健康发展所急需的优势支撑。”天友乳业有关负责人认为,传统企业需要的是改变思维,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选择电商路径。
首先是供应链优势。“友生活”以天友系列乳制品产品为龙头先导,整合农投集团旗下的三峡鱼、山地鸡、正大鸡蛋等,走全产业链集群竞争之路。未来还将进一步整合全国的农垦行业优势,通过原产地直采直供引进更多特色化的高性价比原产地农产品进入平台。
其次是客户资源优势。“友生活”的市场运作是建立在近300万户的天友客户群基础之上,使其具备了不同于普通电商平台的客户储备。
第三是门店优势。天友通过多年积累,在重庆市建成了数百家“天友健康生活馆”门店。实体门店体系经过与电商平台的整合后,“线下体验、线上订购”的销售模式可谓水到渠成。
此外还有物流优势。天友旗下的友生活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冷储中心,各种专业冷链运输车辆近200台,具有以重庆主城为核心、覆盖半径500多公里的干线冷链物流运输网络,涉及重庆、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省市,“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对于天友而言早已不是问题。
这一头,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那一头,电商运作下的脐橙被快递至全国——
江西果农破解电商物流难题
高皓亮 邬慧颖
这几天,“网龄”20岁的中国在浙江乌镇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而江西农垦长城集团也正积极推动脐橙电商的运作。从垦区到地方,江西果品电商的发展势头如虹。近日,江西赣南的几名果农正结成联盟,把全国从线上、线下分成5个片区,通过电商把脐橙快递到以往无法到达的区域。
赣南是中国脐橙最大主产区,年产150万吨脐橙,占世界脐橙总产量的15%。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这里的垦区和地方的农民在互联网上卖起了脐橙。然而,快递费用过高制约了网店销售的范围。一箱10公斤重的脐橙从南方运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快递费用近80元,几乎超过整箱脐橙的售价。
联盟合伙人之一的赣南果农魏培腾说:“把线上的电商销售网络和线下的供货渠道相结合,是当地涉农电商们的共同愿望。”于是,他联合几家龙头企业和种植基地组成供货联盟。在线上,20余家专业的生鲜电商作为联盟的网上订货前台,当他们接到消费者订单,即按地域就近分配给各区域负责企业,从当地仓库直接发货。
“东北的消费者一样在网上下单,但不从赣南发货,而是从最近的仓储直接发货,原本需要80元的快递费用可减少为8元。”联盟负责人朱春说。
“这一举措能有效缓解常规电商运营过程中到货速度慢、快递成本高、特殊时期快递爆仓等很多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问题。现在依然用卡车运送,但后面却是专业的快递公司。”魏培腾说。
为保证质量,联盟和江西农垦所倡导的“约定”是一样的,即每一个发货点的脐橙都必须做到等级标准、规格、标识和包装全部统一,产品上和包装箱上须贴有质量追溯防伪标签。
对于垦区和地方而言,所产农产品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卖难问题始终是一道坎儿。而电商的迅猛发展无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只要农户拥有一家网店,就可以和线下供货渠道合作分销,从而将自己的农产品卖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评论
农产品电商也有“成长的烦恼”
买天
离今年“双11”还有几天的时间,笔者接到父亲的电话:“双‘11’那天别忘了帮家里抢一些特价的米面油,牌子、规格我都列好单子了。对了,再网购点鱼虾,说是上午下单,傍晚就能送到家,新鲜度肯定没问题。”60多岁的父亲说起网购头头是道,电商的威力可见一斑。
今年“双11”网购狂潮的数据令人咋舌,淘宝全网单日交易额突破570亿元,再次刷新纪录。双“11”是当今电商强势表现的缩影,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商品,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消费行为中。
因为省去了中间诸多加价环节,电商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因为实体店销售不再是唯一路子,电商为商家开辟了新的铺货渠道;因为国家倡导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电商恰恰在刺激经济需求上“大显身手”。
而农产品电商在这场狂欢中自然不能缺席,网购农产品的消费大幕才刚刚拉开。但相较于其他行业电商,当前农产品电商还有不少“成长的烦恼”。而就网购农产品来说,相较于包装成熟、保质期长的米面油等农产品,网购生鲜农产品对消费者而言,点鼠标之前还心存顾虑。这是由生鲜农产品的“生”和“鲜”的特性所决定的,对于果蔬、水产品、畜禽等商家来说,他们还要开动脑筋克服很多成长中的“烦恼”。
从本质上讲,生鲜电商必须满足实效性、鲜活度、高品质等特点,抢“鲜”的根本意义就是减少传统供应链体系中不必要的环节,将产品源头与生鲜电商第一时间完美衔接,从而有效解决实效、鲜活、冷藏难等瓶颈问题。
反观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生存状态:一是主打“线下超市”的传统零售商;二是专营生鲜的电商网站;三是诸如淘宝、京东等依托大平台的综合电商。而真正拥有完整有机生鲜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的一体化平台并不多见,生鲜产品的质量如何保证就成为商家挠头的事。
在传统生鲜零售与生鲜电商的对决中,到底有多少消费者买账呢?据笔者观察,生鲜电商的优势恐怕并不明显。与生鲜电商相比,传统生鲜零售业因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一直占据消费领域的主流。而网购生鲜产品仍属新生事物,如果难以在鲜活度、配送速度上加以保障,生鲜电商恐怕很难闯出一条路来。
正因如此,许多有实力的互联网大佬开始涉足农产品领域,诸如网易丁磊圈地养猪、京东刘强东在老家种大米……这些“新闻”无疑促进了生鲜电商行业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产品电商的生存发展释放了“名人效应”。而可追溯的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链条的形成,也加速了从互联网向传统农业的反向渗透。
正如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农产品电商正经历“成长的烦恼”,他们需要突破农产品相对“脆弱”的天性,需要比其他商家提供更好的网购服务,当然更需要在产品品质上提供最优保障,如此才能爬坡过坎,度过“青春期”进而走向成熟。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