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解决“菜贱伤农”难题不能只靠“雪中送炭”


时间:2014-11-2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点击:

 

  在晋中市寿阳县平头镇韩沟村,菜农韩铁林看着雪地里被冻坏的茴子白一筹莫展(11月7日摄)。

  在山西晋中部分蔬菜产区,大量茴子白陷入滞销,一毛钱一公斤都无人问津,许多菜农一年的辛苦化为泡影。记者了解到,种植一亩茴子白,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地膜、浇灌等在内,成本约为700元。每亩产量在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0.08元,在菜全部卖掉的情况下每亩的收入只有320元,甚至还不够收菜卖菜的人工费用。因此不少菜农放弃采收,成片的茴子白烂在地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茴子白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菜农的生产决策与市场“无形手”之间的错位:当前,菜农基本上是单家独户搞生产、摸市场,因此其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反馈市场信息弱、应对市场能力差。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判断,菜农往往都是根据上年的菜价来决定下一年种植的规模,容易造成扎堆,导致价格暴涨暴跌。

  为了帮助菜农解决燃眉之急,太原不少爱心人士通过微博、微信呼吁普通市民、各大企业及学校主动联系购买茴子白,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帮助菜农找市场、寻销路。目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晋中地区茴子白滞销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但因为错过采收时机,不少茴子白无法食用,菜农遭受损失已成定局。

  爱心企业和市民的认购,对菜农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这样的举措,可解菜农一时之急,却难解长久之困,无法杜绝“菜贱伤农”的现象再次发生。业内人士建议:除提供保护政策外,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生产不确定性,在必要的时候向菜农发出预警,把损失降至最低。同时,要提升蔬菜产业级次,完善产销对接,提高贮藏加工增值水平,增强茴子白种植乃至蔬菜产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在寿阳县平头镇韩沟村,太原市爱心市民在采购茴子白(11月7日摄)。

  在山西晋中部分蔬菜产区,大量茴子白陷入滞销,一毛钱一公斤都无人问津,许多菜农一年的辛苦化为泡影。记者了解到,种植一亩茴子白,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地膜、浇灌等在内,成本约为700元。每亩产量在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0.08元,在菜全部卖掉的情况下每亩的收入只有320元,甚至还不够收菜卖菜的人工费用。因此不少菜农放弃采收,成片的茴子白烂在地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茴子白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菜农的生产决策与市场“无形手”之间的错位:当前,菜农基本上是单家独户搞生产、摸市场,因此其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反馈市场信息弱、应对市场能力差。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判断,菜农往往都是根据上年的菜价来决定下一年种植的规模,容易造成扎堆,导致价格暴涨暴跌。

  为了帮助菜农解决燃眉之急,太原不少爱心人士通过微博、微信呼吁普通市民、各大企业及学校主动联系购买茴子白,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帮助菜农找市场、寻销路。目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晋中地区茴子白滞销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但因为错过采收时机,不少茴子白无法食用,菜农遭受损失已成定局。

  爱心企业和市民的认购,对菜农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这样的举措,可解菜农一时之急,却难解长久之困,无法杜绝“菜贱伤农”的现象再次发生。业内人士建议:除提供保护政策外,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生产不确定性,在必要的时候向菜农发出预警,把损失降至最低。同时,要提升蔬菜产业级次,完善产销对接,提高贮藏加工增值水平,增强茴子白种植乃至蔬菜产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在太原市河西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位蔬菜批发商在等待顾客,她的身旁堆满了茴子白,一袋60多斤茴子白的价格还不到10元钱(11月19日摄)。

  

  在山西晋中部分蔬菜产区,大量茴子白陷入滞销,一毛钱一公斤都无人问津,许多菜农一年的辛苦化为泡影。记者了解到,种植一亩茴子白,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地膜、浇灌等在内,成本约为700元。每亩产量在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0.08元,在菜全部卖掉的情况下每亩的收入只有320元,甚至还不够收菜卖菜的人工费用。因此不少菜农放弃采收,成片的茴子白烂在地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茴子白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菜农的生产决策与市场“无形手”之间的错位:当前,菜农基本上是单家独户搞生产、摸市场,因此其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反馈市场信息弱、应对市场能力差。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判断,菜农往往都是根据上年的菜价来决定下一年种植的规模,容易造成扎堆,导致价格暴涨暴跌。

  为了帮助菜农解决燃眉之急,太原不少爱心人士通过微博、微信呼吁普通市民、各大企业及学校主动联系购买茴子白,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帮助菜农找市场、寻销路。目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晋中地区茴子白滞销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但因为错过采收时机,不少茴子白无法食用,菜农遭受损失已成定局。

  爱心企业和市民的认购,对菜农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这样的举措,可解菜农一时之急,却难解长久之困,无法杜绝“菜贱伤农”的现象再次发生。业内人士建议:除提供保护政策外,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生产不确定性,在必要的时候向菜农发出预警,把损失降至最低。同时,要提升蔬菜产业级次,完善产销对接,提高贮藏加工增值水平,增强茴子白种植乃至蔬菜产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