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茶树菇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时间:2014-11-09  来源:农业部网站 点击:

 茶树菇在高淳、金坛等地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但近年来受资源、技术、市场等影响,茶树菇栽培面积持续减少。从技术层面看,影响茶树菇高产稳产的主 要因素有:一是菌株退化。茶树菇育种工作相对滞后,菌株来源单一,并且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二是配方不合理。茶树菇生产上培养料配方随意性大,特别是氮素 营养的配比把握不到位,严重影响茶树菇产量。三是制袋成品率低。茶树菇秋季制袋正处于高温条件下,制袋成品率只达到70%~80%,差的甚至低于50%。 四是病虫危害。茶树菇生长期长,易受螨类、菇蝇、菇蚊等害虫危害。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茶树菇产量。

  选用优良菌株 目前我国各地主栽的茶树菇优良菌株来源主要有两处,一是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其菌株菌柄粗,丛子实体数少,颜色较深,菌盖呈棕褐色,子实体耐高温能力 强,产量高,但鲜菇口感稍差;二是江西广昌,其菌株菌柄细,丛子实体数多,颜色略浅,菌盖呈红棕色,产量略低,但肉质嫩,鲜菇口感好。建议菇农从正规单位 直接引进母种扩繁。

  使用科学配方 茶树菇培养料含氮量过高,污染率高、出菇迟;含氮量过低,产量低。建议采用以下两个配方: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0%、玉米粉5%、茶籽饼 1%、轻质碳酸钙1%、糖1%,pH值7~7.5;或者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2%、糖1%,含水量56%~60%,pH值7~7.5。

   提高制袋成品率 一是培养料质量。培养料要新鲜、无霉变,木屑要经后熟并过筛。培养料含水量要适宜,以紧握指缝有水渍但不下滴为度。二是菌袋制作。棉籽壳、木屑要提前24 小时预湿并加入石灰堆积发酵,然后加入麦麸,拌料装袋至上灶的时间不要超过5小时。三是消毒灭菌。将料袋装进常压灶,一般每灶2500-3000袋,不宜 过多。灭菌时做到“攻头、控中、保尾”,使升温至100℃的时间尽量缩短,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6~18小时,做到彻底灭菌。四是菌种培养。茶树菇对 光、温敏感,菌种培养要在相对恒温、避光的条件下进行,温度控制在22~26℃,培养室每隔10天检查一次,清除污染的菌种。五是菌袋接种。灭菌后料温冷 却至30℃以下,装进接种箱接种。尽量减少菌袋破损。

  科学安排制袋季节 茶树菇菌丝在5~35℃均能生长,子实体分化适温为22~26℃,低于20℃子实体生长慢、转潮慢、菌柄短、产量低;高于28℃子实体生长快、易开伞,影 响品质。高淳县5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最适宜茶树菇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往前推55~60天就是合理的制袋期,一般安排在3月上中旬和7月上中旬制袋。

  抓好害虫综合防治 多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出菇期尽量不用化学防治。重点搞好环境卫生,及时处理废菌袋,并对菇房内外消毒,用洁净的自来水补水。采用防虫网、黑光灯、水浸法(在菇原基出现前或采收后向菌筒灌水,水面高于料面1~2毫米,浸2天后倒掉)相结合的方法治虫。


来源:农业部网站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