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丰都生猪养殖由散户逐渐向规模化嬗变


时间:2014-11-08  来源:新农网 点击:

   新农网消息:

  2000年以前,丰都县生猪养殖业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2000年以后,随着养猪大户不断增加,特别是规模化养殖逐渐占据市场优势,加上比较收益与养殖风险等因素,促使散养户加速退出养猪行业,从而迎来全县养猪集中向规模化嬗变。

  农户家家养猪

  养猪曾经是丰都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县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提高,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家里也有了余粮。于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养猪。“那年月,农民还没有外出打工的概念,城镇和农村依然像隔了一堵墙,男女老少只有守住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早出晚归,起早贪黑,除了种好庄稼,要想有钱花,养猪是最理想也最实际的选择。”高家镇汶溪村村民秦光英说。

  秦光英家有4个子女,大的念初中,小的读小学,孩子们每学期的学费,家里称盐打油等支出,全靠养猪卖的钱来应付。由于收获的粮食有限,只有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精打细算,一年到头可养3-4头猪,多了就养不起。

  养猪还能解决庄稼对肥料的需要。当时,化肥供应比较紧张,一般农户也没有钱购买,只有靠养猪产生的粪便来解决。因此,庄稼种得多的农户,一般养猪的数量也较多。不过,也要根据家庭是否有足够的人手,若是缺少劳力就难以应对。“当时,生猪收购价格只有一元左右一斤,卖一头肥猪,一般只有一两百元的收入,如果除了买仔猪的本钱,以及饲料等成本,获得的利润非常微薄。”高家镇汶溪村党委书记李文龙说,由于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家家户户只有养猪。

  大户迅速崛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增加,养猪效益明显看好。2000年后,该县各地农村涌现出了不少养猪大户,规模养殖日益显现。

  位于兴义镇水天坪村1组的坤隆养猪场,当时在丰都县可谓首屈一指,是一家集技术、研发、生产、加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鼎盛时期,饲养规模达到存栏种猪1200头,年产仔猪24000余头,出栏仔猪12000头,出栏肥猪12000头,年产值达1600万元。


来源:新农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