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国内外玉米价格背离 倒逼临储政策调整


时间:2014-09-25  来源:期货日报 点击:

 时值今日,国内玉米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了“三高”格局,即出现了最高的产量、最高的库存、最高的价格市场,而且国内玉米价格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背离严重。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昨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表示,新形势下饲料及养殖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于政府的政策走向,最大风险也在于政策的走向。

  2008年,国内外玉米价格大幅走低,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政府在玉米市场实施了临时收储政策。“虽然这是个临时政策,但时值今日实施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刘汉元说,时值今日,国内玉米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了“三高”格局,即出现了最高的产量、最高的库存、最高的价格市场,而且国内玉米价格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背离严重。

  在玉米市场出现“三高”之际,如何把多余的玉米处理掉?

  “在国际市场上显然是卖不出去的。”他表示,2000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了一部分玉米,每吨补贴300—400元,有的甚至补贴600元。如果以当前国内玉米的品质和价格,补贴一半都卖不出去。

  另一方面,他也提到,内部消化又面临最高的原料价格,最高的人工成本和相对低的生产效率。

  另据了解,当前我国玉米淀粉出口基本上已停止,由于生产成本太高,酒精的出口也没有太多机会。

  刘汉元认为,饲料和养殖业的投入成本上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也失去了竞争能力,加上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这些正在倒逼临时收储政策调整。虽然政府一直都采取种种技术性的壁垒限制玉米进口,但随着时间的积累,最后政策调整时国内玉米及其下游行业就会受到较大损失,破坏性也会很强。饲料与养殖企业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与挑战。针对饲料与养殖企业的发展,刘汉元认为,企业要想稳定运行,就要转变发展方式和经营观念。目前,饲料与养殖行业产能是过剩的。市场行情很好的时候,总体产能利用率不足60%。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产能利用率还不到50%。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认清形势和市场转折时期的特点,并进行理性的思考,不能简单地去再扩大产能,要找到差异优势,把握一个合适的甚至偏慢的发展节奏。

  “企业要发展就要做好升级换代工作。企业在增加投资理性的同时要把握好品质上升的时代需要,在服务上、产品质量上、品牌打造上都要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刘汉元认为。

 


来源:期货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