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念斌姐姐式的“伸冤”可以复制


时间:2014-08-28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点击:

     念建兰明白上访的弊端,她没有“硬碰硬”。她清楚地知道策略与坚持非常重要,一味采用过激手段喊冤没有用,确凿的证据才是翻案的关键。

引得全国关注的念斌一案,耗时八年,当事人念斌曾被四次判处死刑,最终被无罪释放。每一个冤案得雪的背后,都有一个以生命在坚持的上诉人,念斌一案的上诉中,念斌姐姐念建兰的作用无可取代。然而念建兰不同于其他申冤者们的地方在于,她并不赞成上访,也不赞成将事情闹大引官方注意的解决方式。

长达八年的漫长上诉过程中,念建兰作为念斌的姐姐,天然的亲情让她相信弟弟的无辜,也愿意为此不懈地奔波。更为重要的是,念建兰的上诉策略很值得称道,她清楚地知道策略与坚持非常重要,一味采用过激手段喊冤没有用,确凿的证据才是翻案的关键。上访翻案的成功几率可能会有,但同时会带来更大的“威胁”。正因为如此,念斌一案才会多次面临绝境仍能逢生,念斌的命运最终能够逆转。

念斌姐姐的这种“理念”,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定罪》。在电影中,女主人公为救自己含冤入狱的哥哥而自学法律,最终靠“法律”拯救了自己的亲人。同样,为了找出证据方面的疑点,念建兰不仅自己做模拟毒物试验,还成了“半个专家”,去香港做了鉴定,这些证据后来成为了翻案的关键。念建兰的这种方式,并非只有她自己能做到,其他伸冤的人也可以复制。

选择上访的人,在上访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法律程序,靠实际证据上诉的很少,大部分的上访者的诉状仅仅是对自己冤屈情绪的诉说,甚至自残的方式来诉说自己的冤屈,希望以引起“有关部门”或者引起舆论的关注。这样的举动,悲壮色彩倒是够了,轰动效应有了,但实际问题并未解决多少,反而新的问题又延伸出来。上访是一条不归路,之前上访发生的悲剧太多了,黑监狱、截访、限制人身自由等,上访者和相关部门水火难容、成了“死对头”,最终只能两败俱伤。

念建兰明白上访的弊端,她没有“硬碰硬”,没有想着一蹴而就,而是抓住了法律这个救命稻草。也正是她对上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尽管走了很长的路,但最终安全抵达。没有什么比真相和证据更有说服力,没有什么比依法抗争得来的自由更有意义,念建兰式的伸冤,她维权的方式,值得借鉴。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