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一块宝地


时间:2014-08-17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点击:

 去年6月2日午后,我们一行四人由花果山庄驾车去雷公山上挖野菜,路程约有三四里吧。虽然离开5月5日立夏还不到一个月,其时桐柏山里温度已很高,炎阳之下,热气烤人。刚才空调屋里多舒服呀,且在酣睡,不到三点硬被朋友喊醒挖野菜,这么热值得吗,一边走我一边心里嘀咕。

  嗨,正嘀咕间,忽然发现车前面路中央有一堆儿圆圆的黑乎乎的东西,圆的直径约有一二尺吧,车来不及反应似的诧然而过。我忙问是什么,开着车的朋友说“没看清”,我忙往后看,路上什么也没有了。

  正纳闷儿,忽然我和朋友同时看见前面路中央又出现了一堆儿同样的黑乎乎的那种圆。朋友下意识注意别碾着那东西,稍慢,注意车行路线。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前面那堆儿东西腾空而起,噌一下蹿入路左草丛里了。“长虫”,“长虫”,车上四个人同时惊呼起来。这回看清楚了,是长虫,就是蛇。在老家,人们把蛇叫作长虫,不过这蛇确实不短,好像两三米长,有锄把儿粗,或有小孩儿胳膊粗。那刚才转眼不见的东西,也是蛇。令人兴奋,竟然一小段路上遇到两条这么大的蛇,无论碾过去还是没碾过去,正好都没有碰着它们。

  正议论间,开车的同学又忽然大声叫起来,“看前面,长尾巴鸡,长尾巴鸡”。我们马上朝前方看,只见一只锦鸡(可能是长尾锦雉)正悄无声息地急速从路右手向树林子里钻。它通体五彩斑斓,拖着长长的尾巴,身长兴许一米左右。

  一眨眼工夫,我们看见了大蛇还看见了美丽的锦鸡,好幸运啊!一天中最热也是人纳凉的时候,倒给了野生动物安静时分,方便大蛇到滚烫的路面晒鳞和锦鸡四处觅食,为挖野菜不畏炎热,却意外地碰上了它们,真是一次难得的不期而遇!所谓“龙”,实际上是没有的,是蛇的化身,是人们对蛇的神化。所谓“凤凰”,实际上也是没有的,是锦鸡的化身,是人们对锦鸡的神化。这么想,而且推论下去,那刚才碰到的大蛇和美丽的锦鸡也就是龙和凤了,龙凤呈祥,这里也就是一块龙凤之地了。唐朝大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写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那么,这里也是一方灵山灵水了。

  雷公山到了,山梁上确实有不少马齿苋和苋菜,有的地块儿它们密密麻麻地长得像庄稼,挖它们很容易,不一会儿便收获多多。这两种野菜,当地人特别爱吃。洗净稍晾的马齿苋伴少许鸡蛋汁、面粉放锅里蒸,蒸熟后浇上蒜汁和小磨香油,想起来都让人流口水。苋菜呢,则可以清炒或做汤,营养丰富。

  今年6月上旬,还是在这雷公山,朋友在林间空地上栽了红薯种了花生,碰上了老天风调雨顺,没有施肥、浇水、打农药,就获得了可喜的丰收。红薯,大的一个长到六斤多,好多棵红薯一棵就结十多斤;种下来搞试验的红薯,即不刨地、不拢畦子、不翻秧子、不拔草的红薯,类似刀耕火种,一棵也能收获三四斤,大的红薯一个就有一二斤。花生,基本上和农家田里的产量差不多。这显得土壤的自然肥力很不错。

  雷公山一带,产小麦、玉米、水稻,适宜种植花生、西瓜、甜瓜,栽植板栗、核桃、山楂和桃、李、杏;适宜牛抵头(又叫牛股草、夏枯草)、鹅不食草、益母草、鱼腥草等野生中药材生长;适宜栽培灵芝和养木耳;还适宜养殖牛、羊、鸡鸭鹅,野生或养殖多种水产品。

  雷公山立于薄山湖岸边,山上有上千亩高大挺拔的美国火炬松树林。薄山湖,形状酷像一条凌空舞动的神龙。有人据此称其为“龙湖”,有人写下了散文诗《龙湖月》。雷公山正好紧挨“龙头”,水稍大时则为龙须所抱,实为薄山湖主景区范围。薄山湖风景区呢,著名标志有二,1992年被评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2003年被评为我国第三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之一。

  雷公山一带,隐身于我国南北方气候过渡区内,我国秦岭和淮河地理分界线上,属我国华北平原的南部边缘,是大别山、桐柏山与伏牛山三山衔接处,年降雨量八百毫米以上;交通便捷,京广铁路(高铁)、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挨身而过;从107国道往西,一条迤逦而行的“翡翠画廊”公路穿越薄山湖风景区,沿途可观薄山湖、览天目山,一路山水依依,林木连绵,农田片片,村落点点,鸡鸣狗吠,不时有“山湖人家”、“山河农庄”、“天目山人家”一些农家乐映入眼帘。

  雷公山一带,历史和文化积淀丰厚。据记载,这里是古郎陵国之地;刘秀、朱元璋在此有过战事,至今留有遗迹。抗日时期的“小延安”是这里的确山竹沟,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本名马尚德)是这里人,从豫南新四军被派往东北抗日联军。这里是小说《桐柏英雄》故事的背景地之一,电影《小花》改编自《桐柏英雄》,因而也成了《小花》故事的背景地之一。《西游记》、《长征》电视剧,曾选择这里作为拍摄外景地。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安享的花花世界。”他还说过,“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大师之言,富有哲理。依我看,雷公山这片天然生成的、历史形成的、人类不断开发的土地,朴素、纯真、浑厚、悠远,完全可以承载人们的爱好和兴趣,可以满足人们的性情,可以成为人们理想的乐园。

  毋庸置疑,雷公山一带是一块宝地,它给了人们很多美好的东西,——清新美丽的环境,洁净的空气和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感人的历史文化,人们对它应该感恩戴德啊,应该给予呵护啊,只有爱它护它养它,人们才有资格与可能继续得到它的奉献。愿它永恒,愿人们与它永远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