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引起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


时间:2014-08-17  来源:中国畜牧网 点击:

 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容易患病。影响雏鹅死亡的主要环境因素如下:

  一、温度

  鹅是恒温动物,0~7日龄尤其是3日龄的雏鹅因低温造成的伤亡最多。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会相互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容易出汗窒息死亡,如果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雏鹅在低温环境中又会很快着凉感冒,并且人走后又扎堆,反复多次后,不仅感冒更多,而且多次出汗后引起叨毛形成僵鹅。若不及时调整室温,就会引起死亡和造成大批弱雏。造成低温的主要原因是育雏室的保温设备不当和管理不力。

  低温危害大,但高温的危害也不能轻视,鹅体温达到32℃以上,雏鹅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高温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疏忽和忽视温度的调节。

  养育雏鹅的温度要求是适宜而均衡,即0~7日龄鹅的育雏温度以28℃为宜,7日龄后,每周下降2℃。昼夜24小时保持均衡,高低温差不能超过2~3℃,尤其是凌晨时间、寒潮、雨雪天更要保持均衡。

  二、湿度

  很多人认为育雏阶段湿度高比低好,忽视控湿措施,使育雏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80%以上,这是错误的。其实在高温(30℃以上)高湿或低温(24℃以下)高湿的环境中,雏鹅精神萎顿,食欲减退,不想活动,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突出表现是叨毛,严重时整个头颈、背部的绒毛全部被叨光。更严重导致生活力、抗病力减弱,容易发病死亡。在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即等热区内),相对湿度应在55%~70%,适于鹅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滋生,使饲料和垫料更容易霉变,鹅群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特别是霉菌毒素中毒会造成更严重的伤亡,高温高湿环境还会引发热射病。

  在低温高湿环境中鹅的体热散失增加,会引起感冒、肠炎等疾病,甚至造成伤亡。若雏鹅在相对湿度40%以下高温干燥环境中,不能及时供给饮水,48小时左右即可发生脱水症,使黏膜干裂,引发呼吸道病,长期干燥会抑制绒毛生长。

  三、饲料或饮水

  1~3日龄的雏鹅,由于体内有剩余卵黄提供营养,对饲料要求不高。但3日龄以后,在温度、湿度、光照适宜和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雏鹅的新陈代谢机能日益旺盛,生长很快,而其胃肠容积小,消化力弱,因此要求品质好、容易消化的饲料;在人工喂养上要求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大小、高低适宜,摆放位置适当,分布均匀;饲喂时要少给勤添。

  刚出壳的雏鹅机体含水分75%左右,若24小时不给雏鹅饮水,就会迅速出现精神萎顿、两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足部皮肤皱缩等现象,第3天出现呆滞,第5~6天出现死亡。因此,应及早供给清洁的温水,而且一经开始饮水,就不能断水。

  四、有害气体

  鹅的呼吸系统结构特殊,对氧气的需要量很大,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如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51毫克/立方米、氨气超过21毫克/立方米、硫化氢超过0.46毫克/立方米,雏鹅就会肺部充血、潮红,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若有害气体的含量继续蓄积,则出现肺部水肿,眼角膜混浊,眼睑水肿、睁不开,流泪,流鼻涕,进而呼吸困难,食欲废绝,呆立,昏睡,出现动作失调等精神症状,最后仰头、抽风、两肢麻痹、瘫痪死亡。

  造成二氧化碳超标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室温较高,封闭过严,通风不良,雏鹅饲养密度过大等;引起氨气和硫化氢含量超标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育雏室潮湿,通风不良,潮湿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不及时清除,长时间堆积,从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出现上述情况后应立即采取通风换气、排湿措施,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即可解决。

 


来源:中国畜牧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