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粮食生产政策的扶持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其中冬小麦(2565,-3.00,-0.12%)产量11430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3%。夏粮总产量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
播种面积保持稳定。2012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57.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8万公顷,微增0.1%;冬小麦播种面积2257.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万公顷,微降0.1%。11个夏粮主产省(区)1播种面积增加2.1万公顷,其中,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7省共增加16万公顷,主要是减棉减油增麦所致;山西、陕西、甘肃、新疆4省(区)减少13.9万公顷。
单产水平继续提高。2012年,全国夏粮单产达到4713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127公斤/公顷,提高2.7%;其中冬小麦单产达5064公斤/公顷,比上年提高约155公斤/公顷。夏粮单产提高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9%。
主产省增产作用明显。2012年,11个主产省(区)增产夏粮364万吨,超过了全国增产量的总和,其中安徽增产80万吨、山东增产75万吨、河北增产63万吨、河南增产55万吨,在非主产省(市、区)中北京、辽宁、浙江、湖南、重庆、云南、宁夏有不同程度减产。
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持续增强。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并在年初提前预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高产创建等补助资金。这些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夏粮播种面积在高位上稳定,对农民增加生产投入、科学种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气象条件为夏粮增产奠定了基础。去年冬小麦播种以来,全国夏粮主产区绝大部分光温水匹配良好,制约我国冬小麦生产的干旱、低温发生范围小,影响程度轻,气象条件好于常年。主要是去年冬播期间底墒较好,小麦生长关键时点降水充足,冬前和返青拔节期气温适宜,成熟期天气晴好,收获期天气正常。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山西、陕西等地反映,平原地区小麦比往年少浇两次水,水利条件较差的丘陵、岗地由于雨水丰沛,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常年,单产大幅度提高。
农业科技作用明显。去冬以来,全国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包村包户,指导农户进行生产管理,为夏粮增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小麦高产示范区的带动下,小麦生产良种良法面积进一步扩大,配方施肥、深耕整地、播后镇压等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使得各主产区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常年,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11个主产省(区)包括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2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
根据对全国夏粮生产省、区、市调查,2012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夏粮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576千公顷(41364万亩),比2011年增加18千公顷(27万亩),增长近0.1%。
二、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4713公斤/公顷(314公斤/亩),比2011年增加127公斤/公顷(8.4公斤/亩),提高2.7%。
三、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2599亿斤),比2011年增产356万吨(71亿斤),增长2.8%。
国家统计局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日
2012年全国夏粮产量
|
播种面积
(千公顷) |
总产量
(万吨) |
每公顷产量
(公斤) |
全国总计 |
27575.8 |
12995.4 |
4712.6 |
|
|
|
|
北 京 |
52.2 |
27.5 |
5267.2 |
天 津 |
113.1 |
56.0 |
4950.5 |
河 北 |
2444.7 |
1353.1 |
5534.4 |
山 西 |
709.0 |
261.1 |
3681.5 |
内蒙古 |
|
|
|
辽 宁 |
63.8 |
30.9 |
4858.9 |
吉 林 |
|
|
|
黑龙江 |
|
|
|
上 海 |
73.7 |
29.0 |
3934.3 |
江 苏 |
2377.2 |
1143.5 |
4810.3 |
浙 江 |
177.9 |
62.5 |
3512.4 |
安 徽 |
2458.6 |
1301.5 |
5293.7 |
福 建 |
88.6 |
34.3 |
3871.3 |
江 西 |
61.9 |
9.2 |
1482.7 |
山 东 |
3626.9 |
2179.9 |
6010.7 |
河 南 |
5366.7 |
3186.1 |
5936.6 |
湖 北 |
1348.5 |
447.4 |
3318.1 |
湖 南 |
187.9 |
57.5 |
3060.3 |
广 东 |
231.5 |
107.7 |
4652.1 |
广 西 |
95.6 |
29.0 |
3030.0 |
海 南 |
73.3 |
29.6 |
4035.2 |
重 庆 |
515.9 |
155.2 |
3008.5 |
四 川 |
1813.0 |
587.6 |
3240.5 |
贵 州 |
989.8 |
222.0 |
2242.8 |
云 南 |
1171.2 |
243.5 |
2079.1 |
西 藏 |
|
|
|
陕 西 |
1286.7 |
472.5 |
3672.1 |
甘 肃 |
965.3 |
323.8 |
3356.4 |
青 海 |
|
|
|
宁 夏 |
201.8 |
65.0 |
3221.3 |
新 疆 |
1081.0 |
580.0 |
5365.4 |
注:1、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地区小麦收获尚未完成,3省区的数据为预计数。
2、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西藏及青海等五个地区没有夏粮作物,故没有数据。
关于夏粮产量调查的说明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夏粮产量数据,由夏粮主产区开展以省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和非主产区重点调查两种调查方式得出。
(一)调查范围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7个省(区、市)的夏粮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组织在抽中的400多个国家调查县(市)开展抽样调查,得出夏粮产量,其产量占全国夏粮产量97%以上。
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8个省(区、市)的夏粮数据由各有关调查总队根据重点调查测算得出。
(二)调查样本
夏粮产量抽样调查由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组成。
夏粮播种面积抽样调查是在国家调查县(市)抽取的4000多个调查村、20多万农户中,开展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情况调查,省级调查总队根据调查基础数据推算得出省级夏粮播种面积。
夏粮单位面积产量是在国家调查县(市)抽取的3000多个调查村中抽取4万个样本地块,通过对夏收小麦实割实测推算得出。
(三)测产方法
小麦产量实割实测是指基层调查员在小麦收获前,按照《农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在调查村民小组中,对小麦种植地块进行逐块踏田估产、排队,抽取一定数量调查地块做出标记,在收割期时由各县级调查队员或者辅助调查员对抽中地块进行放样、实际割取样本,再通过脱粒、晾晒、验水和称重等环节测量地块单产。省级调查总队根据各抽中地块数据推算全省平均单产。
夏粮产量数据是以抽样调查的播种面积与单产相乘得出。
(四)其他
甘肃、宁夏、新疆地区由于春小麦成熟较晚,目前夏粮数据为初步预计数。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