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目前,高考已经结束,马上进入录取阶段。“鲤鱼跃龙门”常用来形容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的命运转折,但其中也折射出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学生高考上榜的不容易。
最近来自西安交大招生办的数据显示:2011年该校农村生源占新生比例为32.49%,2012年为29.53%,而2013级入学学生中,农村学生仅占比28.08%,为近年来最低。
农村学生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面临哪些问题?怎样拓宽农村孩子的升学渠道?政府和高校有何对策?
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评论员李国祥)据中国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知识改变命运,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无数的农村青年进入大学学习,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人才,让更多的农村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不仅可以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本领供应社会,贡献社会成为现代化建设人才,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进入城镇成为高素质的市民,上了大学的农村青年毕业生即使回到农村也可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我们看到高校学生当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农村、青年、上大学、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教育条件差别很大,农村学生面临着不利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上大学越来越难,当然,农村青年学生上了大学以后,最近几年由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合理,出现了找工作难,这也影响了农村学生上大学的积极性,不管怎么样农村学生不能进入大学学习,既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一个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地改善农村教学条件、教学质量,提高农村学生高考的竞争力,另一个方面,农村教学条件和质量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没有实行城乡教育资源均等配置的前提下,条件下,必须要想出 一次标本兼治的办法,农村青年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特别是重点大学学习对学生命运的改变影响非常大,所以国家定向的让重点大学,面向农村招生数量的扩大,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未来要进一步的让更多的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更大规模的在农村招生,除此之外,让农村青年进入大学学习还需要让农村青年更多的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发展质量高的职业大学,让农村的学生在大学学习学有所长,减少就业的难度,这样,一个既能够满足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对高智能型人才的这种需求,另一个方面,也可让农村青年进入大学学习以后得到应有的回报,实现个人和国家共赢的格局。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