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魏延安:“众筹农业”还得看实效


时间:2014-07-29  来源:未知 点击:
背景:“农业众筹”近来挺火。来自山东烟台栖霞市黄燕底村的郭云上最近就搞起了“农业众筹”。她在网站上发起一个种栖霞樱桃的项目,大家集体筹措资金,郭云上根据这些出资人的需求种植栖霞樱桃,比如不打农药啊,施有机肥啊等等,等樱桃成熟了,再直接配送到用户手中。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愿意到田园里亲近大自然,把从事农业生产当成乐趣;再加上近些年,我国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些人就选择到郊区或乡下租地,自己种菜,吃着放心。由此,“农业众筹”就悄然兴起了。

  随着这种新兴项目的日渐火热,问题也随之而来。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延安就认为,农业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新模式,正在面临产品质量信任缺失、物流配送成本高、储藏保鲜难度大等“老问题”。

  央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 今年春天,一个叫作“农业众筹”的新事物热度迅速攀升,不少行内人士给予厚望,认为解决了农产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过多等问题,而且增加了农民收益,大有前景。然而,概念新还不行,还要看实践可操作性如何,否则可能只是一次新闻热点的转换。

  农业众筹,把众筹与农业结合,很有想象空间,但其在生产组织环节与社区支持农业、参与式保障体系等模式依然没有本质区别,对于产品质量信任、物流配送成本高企、储藏保鲜困难等问题,并没有什么新的破解之道,筹钱模式不是问题,生产模式还是有问题。

  首先,众口难调。稍微算一下,每个家庭每天消费的农产品就多达几十种,农业区域性强,众筹来的土地到底能供应多少种农产品?生产的农产品又是否能够适合消费者的品味?

  其次,远水难济。有的农业众筹生产消费还是隔离的,有的还筹到了千里之外,千里尚且不运粮,何况鲜活农产品。怎么保质保鲜地运到消费者手里?技术上不是问题,顺丰可以办到,但成本受不了,而转库损耗是惊人的。

  再次,管理困难。弄点地,种点放心想吃的东西,再送到城里的家庭,这种设想若干年前就有了,一直在被实践否定,于是社区化才不得不登场。在网上筹钱容易,但在现实中把订制的农产品送到出钱人的手里很不容易,背后的管理运营成本很高。

  还有,即使众筹依然不能破解信任问题,因为田间地头的操作十分复杂,情况也千变万化,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也是世界性难题,远离生产的客户照样有农产品安全的担忧。

  总之,农业众筹虽然概述很新,但在实践层面依然要面临已有的老问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俗话说,出水才看两腿泥,等农业众筹运行一年再观察吧。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