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鹤壁村官领村民养殖致富 挪用自家积蓄为村里修


时间:2014-07-18  来源:大河网 点击:

  靳利现在大棚里和村民交谈

  □记者谷武民通讯员李萌萌文图

  阅读提示|“大学生村官”当了村支部书记,依托商海拼搏,让一个穷乡僻壤的村落走出一条致富路。依托亿元年产值的实业帮助全村1700多名村民脱贫致富,他就是鹤壁市浚县新镇镇长屯村党支部书记靳利现。

  穷则变 |从“赶会头”到“村官”,他踌躇满志

  7月16日,骄阳似火。在县城银行服务窗口,靳利现正在为几户村民办理银行贷款,忙得满头大汗。

  “长屯村三里长,二里半没有房”,土地不平整,贫穷是这里的代名词,村子沦为上级救济的“稳定贫困户”。

  12年前,22岁刚毕业的靳利现决定“下海”。娶媳妇儿的800元聘礼钱,他拿了600元做创业基金,方圆20里的村子,哪里有集会就往哪里去,冬天裹条被子睡在麦秸秆上抢位子,起来的时候都被冻僵了,一个会赶下来就能挣二三十块钱。他成了附近出名的“赶会头”。

  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他先后做了服装、摩托车、电器等生意。自己富了后,他想帮村民致富。于是,2003年,他考了“村官”。当上村官后,他先替村民“试水”,尝试养了500只鸡,效益还不错,他看到了希望。两年后他出任村委会主任,心里有了更大的抱负。

  富则进|调整种植业结构,走出一条“特色路”

  2007年,他把家里的积蓄“挪用”到了修路上,还借了4万块钱,无偿为村里修了路。

  成立木业公司,让村民有活儿干。村民们种地每年的收入就那么点儿,把农民的土地都租下来,发展集体经济。每年给村民租金,再返聘回来种植、养鸡。村上一部分人成了“工薪阶层”。在他带动下,全村发展了30个养殖户、60多个蔬菜种植户。

  全村将近1700口人安排了1000多口人工作,工资都在2000元左右。每亩地除租金还补贴40元,年底每家赠送一桶油。“种植、养鸡、饲料,现在村里是自产自销,不用出村,农业一条龙,村里的老小衣食无忧,和你们城里人也没啥差别了。”见记者采访,村中一位老人开玩笑说。

  进而献 |付出是一种习惯,大家乐才是乐

  为了改变村集体现状,靳利现自己掏90万修建了村委会的房子。靳利现没有因公用过村里1分钱,反而都是“倒贴”。这是他给村里养成的“习惯”。

  教育是希望,孩子是寄托。他掏腰包给幼儿园换桌椅板凳,修整村里的学校斥资30万元左右。

  为了村民出行方便,为了节省村里的开支,村里道路两旁的灯悄悄安装完毕,不让群众拿一分钱。

  “我们在村里是直往兜里揣钱,不用为村里出钱,这日子是挺好的。”正在茄子大棚里摘茄子的大娘告诉记者。


来源:大河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