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全国7省市近年来已清理7万名吃空饷者


时间:2012-06-26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点击:

  今年以来,“吃空饷”曝光案例屡见不鲜:1月,山西省静乐县委书记杨存虎(已被免职)之女王烨,5年累计在山西省疾控中心“吃空饷”10万元。2月,还在上学的山西省长子县教育局局长李某之子李楠,入编为当地一所中学的正式教职工“吃空饷”。4月,山西省文水县原副县长王辉自1992年开始经商,直至2007年,在文水县民政局“从来不上班”,却一直领着工资。

  早在2005年年底,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有官员就表示,一些地方“吃空饷”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中编办才决定当年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据公开报道,已完成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

  全国到底有多少公职人员在“吃空饷”?每年吃掉纳税人多少钱?这个问题或许没有人能说清楚,但从清理结果看,“吃空饷”导致财政资金严重流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河南为例,全省共清理出各类“吃空饷”人员20773人,涉及资金1.53亿元。而四川省“吃空饷”的有3.7万多人,每年冒领经费达6400多万元。

  “吃空饷”人员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的数额是多少,各地不一,有媒体根据当时披露的有关数据测算,河南为7365元,湖南、重庆均接近5000元,四川为1700多元,陕西西安约为2万元。

  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已完成此次清理工作的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年行政管理费接近405.6亿元,如果“吃空饷”者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上述7个省份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五花八门的“吃空饷”

  从一些地方开展清理和纪检部门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吃空饷”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

  “旷工饷”:一些人无正当理由,长期旷工。前不久曝光的山西省侯马市国土局职工卢建平,“从未上过一天班,却以干部身份领了9年工资”。

  “病假饷”:长期病事假或超假不归。在浙江永康公布的“吃空饷”名单中,涉及此类的人数最多,共69人。

  “多头饷”:未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擅自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兼职,一人领取双份工资。

  “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一些受党政纪处理的人没有相应地降低其工资,或受到司法处理的人仍领取原工资。今年4月,山东省沂南县检察院针对当地发生的数起国家工作人员“带薪坐牢”现象开展专项调查,发现近三年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已判刑61件61人,有32人的工资没有变动。

  “冒名饷”:一些本不属于财政供养的人员,冒用他人名义领取财政工资。在这一类中,“官二代”居多。

  “死人饷”:主要表现为在职离退休死亡仍领工资或多领遗属补助。2008年,安徽省砀山县清理出在职离退休死亡98人,遗属补助人员死亡88人,占“吃空饷”人员的36.8%。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