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后,胡威就参加了院学生会竞选 (受访者供图)
株洲网讯(株洲晚报记者 王娜 实习生 廖生慧)
毕业于株洲县五中的胡威,去年以文科550分的成绩考取了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父母离异,母亲在他3岁时离家,残疾父亲支付不起学费,胡威差一点没能走进大学校园。幸运的是,一年前,胡威通过“大爱株洲·金秋助学”公益活动与资助人王淑英和李金旺结缘。
去年的资助现场动情献唱《母亲》
“啊,母亲,送我出家门口,千里万里让我飞来任我走,童年的歌谣,噢,一辈子也忘不了。如今在我的心里头还是母亲唱得好。”胡威说,爱心人士的关怀,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去年,在一对一资助现场,五音不全的他,不禁生涩地唱起了这首《母亲》。而台下的王淑英欣慰地笑了。
除了王淑英每年资助胡威五千元,帮助他完成学业。 另一位爱心人士李金旺,承诺大学四年,每月资助胡威500元生活费。此外,市教育基金会在助学活动中向他捐助了5000元。
面对这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胡威说,唯一报答的方式,就是通过好好学习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馈他们。
平日里,胡威会将自己的成绩通过电话汇报给他们,回家后也会送一些自己家养的鸡、种的蔬菜和菜籽油等给两位爱心人士。“送过去的时候,他们就不要我送了,说怕麻烦我爸爸。”
爱心人士不收土特产,胡威总想着法子来感谢他们。近日放暑假回家,胡威用自己打工挣的钱,做了锦旗送给王淑英和李金旺,并附上感谢信。“王阿姨看了信以后,要我安心学习,听完以后,我就流泪了,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努力报答他们。”胡威说起这个细节,话语都轻柔许多。
做家教、打零工……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进入大学后,胡威就参加了院学生会的竞选,口才不错的他,一出马就当选了院学生会就业创业部干事。
为了多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大学一年,胡威做过家教、发过传单,在超市做过促销员。还在课后辅导班教小学和初中生数学等课程,一周五天,从下午5点到8点半,每个月700元,虽然辛苦,但他乐在其中。
寒暑假胡威在食品厂等地方打工,在车间流水线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一个月3000元,每天胡威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简陋的宿舍,往往洗个澡躺在床上不到一会儿就睡着了。
“虽然累点苦点,但想着家里残疾的父亲和那些一直帮助我的人,我会告诉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胡威坚定地说。
来源:株洲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