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几天我们的记者在路过街边海参专卖店的时候,总能看见这样的字眼: “高档海参平民价” “抢购纯野生特价海参仅限3天”。通过询问,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海参市场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就是“量价齐跌”。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参农又该如何面对这“量价齐跌”的现状呢?
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天气炎热,我国多地的池养海参已经陆续进入夏眠期,记者联系到了大连海参栗子房店的销售商王店长,他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都是大棚养殖海参,今年海参的整体价格比去年低。
王店长:“现在海参基本上都回胶了。这个时候是五十二三,五十来块钱。今年价格比较低一些,一开始是三十八九,一斤称3-4个。”
目前市场上的海参主要以辽东参、胶东参为主。记者又采访到了胶东参主产区——山东威海双岛湾的海参养殖户宋秀峰,宋师傅说,近两年海参行情一直走下坡路,海参产量下降,销量也不好赔钱。
宋秀峰:“今年海参不赚钱哦,今年只有40-45,去年说65到68现在基本是不赚钱。去年的话个人买的人也很多,但是今年呢个人企业也不多了。”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中心的分析师徐春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海参增殖护养的增多,其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价格也在逐年下滑。供大于求是海参市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海参价格价跌的最主要原因。
徐春晖:“海参市场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除了酒店、礼品消费有所减少外,更主要是受产量增加的影响。据海参养殖户介绍,今年春季气温较高,海参出产期提前,市场上池养海参出产量也相对增加,而外地规模化海参养殖区投产增加,也导致出产量更多。
大连海参栗子房店的销售商王店长告诉记者,海参属于比较娇贵的养殖水产品,病害多,也是影响海参养殖户效益一大因素。
王店长:“主要是这两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尤其是像去年的山东。2012年的辽宁,都是损失比较严重的。另外来说,国家也没有规范,用药也是比较杂一些。”
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但同样是海参,价格却差异很大。山东省渔业协会副会长杨立鲁:“由于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对海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价格的定价都是自己主导的,货源不同所以价格也不一样。
各地的海参店遍地开花,但是海参的价格和质量却参差不齐。因此,保证海参的高质量,才能确保海参的市场价格,进而保证自己的收益。眼下各地气温也越来越高,海参陆续进入夏眠。此时海参的应急抗病能力有所减弱。徐春晖建议养殖户,确保海参品质很关键。”
徐春晖:“如果外部环境不利,海参将会出现化皮腐烂等现象。而当水温持续高于33度时,海参将大面积死亡。面对高温天气,应加盖遮阴网、增加池水深度、保证水体交换、添加冰块。这四种方式能有效降温,并促进海参生长。”
面对如今的海参市场的行情,部分养殖户和商家开始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养殖户退市,另一些则积极转变思路,走“群众路线”寻找市场。徐春晖认为,从长远来看,消费回归理性,从而促使行业调整,转变消费人群,也因此给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
徐春晖:“所以希望各地尽早组织成立海参合作社,从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入手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帮助,希望能帮助养殖户们尽早渡过难关。”
考虑到今年上半年海参市场的较低价位,海参养殖户基本已经无利可图,所以专家预测短期内大棚养殖活海参价格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平稳或小幅波动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海参市场价格走势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