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我国第二批20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


时间:2014-06-15  来源:央视网 点击:

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沈静文)农业部今天发布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等20个传统农业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第二批发布的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皇家枣园的代表——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北方林粮间作典型模式——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北方梯田与石头文化的集成——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缩影——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茶禅文化传统代表——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低洼地区杰出的生态农业模式——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世界香菇起源地——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乌龙茶发源地——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最大的客家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沙地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典范——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砖茶之源——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湖南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岭南茶文化代表——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壮瑶人民农耕文明的结晶——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系统,川西北典型高山传统农业文化的代表——四川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云南壮族稻作文化的代表——云南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3000年水旱轮作的“活化石”——云南剑川稻麦复种系统,“千年药乡”的杰出代表——甘肃岷县当归种植系统,独特环境、独特品种、独特技艺——宁夏灵武长枣种植系统,哈密地域文化与财富的标志——新疆哈密市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这些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表示,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和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下一步,农业部门将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丰富休闲农业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来开发利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在利用中传承和保护。

(原标题:我国第二批20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

 


来源:央视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