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采摘游浪费严重,农民直呼“伤不起”


时间:2018-12-13  来源:锐利观点 点击:

万物复苏,天气转暖,很多人都会趁着周末来场郊游。笔者也不例外,近日,跟朋友相约来到济南南部山区一处草莓采摘园,占地不足一亩的草莓大棚里有二十多人在采摘。采摘之余笔者跟种植户王新江闲聊起来,本以为草莓采摘是一笔省心的买卖,他却告诉笔者,游客采摘浪费严重,他宁可少卖5块钱,也不愿人来采摘。

正如他所说,笔者在大棚内看到许多被踩坏的草莓,因为有的草莓还不够成熟,游客摘下来尝一口就扔在地上了。也有大人带着孩子来玩,边采草莓边踩苗,这让王新江心痛不已。

在草莓大棚外,是王新江提前采摘好的两桶草莓,标价一斤8块钱,一天也没卖出几斤。当天的棚内采摘价是一斤28元,几乎所有的游客都要求自己采摘,一天卖了100多斤。即便如此,王新江的收入却越来越不乐观。租地成本越来越高,采摘浪费率居高不下,对以后的发展方向,王新江很迷茫。

王新江的苦恼不是个例,游客在采摘过程中的浪费,极大地打击了种植户做采摘项目的积极性。有媒体报道,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绿橙果园在当地举行的一季采摘活动中,日均浪费量达4000多斤,游客人均浪费3斤。按照绿橙当时的市价来算,每天浪费达4万多元。一些游客进绿橙果园采摘时,将好好的果实随意丢弃;有些游客鼓励孩子上树攀爬,折断树枝;更有游客把榨汁机拿到果园,随意耗费并丢弃果实……一些果农直呼“伤不起”。

种植户开园做采摘,这本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对种植户来说,采摘游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而且价格比零卖价高出不少,还不用自己动手,肯定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对游客来说,利用周末时间带上孩子来一场近郊游,远离喧嚣的城市,跟家人一起亲近自然、体验采摘也是一桩乐事。但种种不文明的采摘行为伤了农民的心,结果可能就是采摘园越来越少,游客没了去处,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这些案例也折射出当前乡村游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很多基层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游来带动经济发展,各种各样的采摘节会层出不穷,但不能光图个热闹,也要考虑到采摘浪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可以适当介入,比如可以给规模采摘园制定一个合理的入园价,提高采摘门槛,对采摘浪费严重的游客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罚等。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游客自身的素质问题。游客采摘的是农民的劳动成果,浪费的是他们的心血,这关乎他们的生存。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游客自身的形象,也阻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带着孩子来游玩的,更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学会尊重别人,别让采摘浪费伤了农民的心。

 
 
 
责任编辑:李岩


来源:锐利观点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