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香菇种植成为农民增收“钱袋子”


时间:2019-03-08  来源:未知 点击:

卞锐本报记者李晓磊

  在绩溪县伏岭镇西川村,这里的村民种植香菇走上脱贫致富路。这与绩溪农商银行配合县政府大力推进“金融+特色种植产业”扶贫模式分不开。该行结合山区优势,将发展“特色种植扶贫产业”与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业务”相结合,助力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增收。

  能人带村民趟出致富路

  走进伏岭镇西川村,一排排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在农田中。占地150亩、年产40万棒的绩溪县桐坑源家庭农场就坐落在这里,这也是该县的香菇种植农场基地,当地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收获季节,每天会有100余名村民在这里忙活,人均工资收入可达到2万元,这对当地留守农户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食用菌特别是香菇,是一种安全、优质、保健、无污染且营养价值高的绿色食品,被称作是绿色食品中的珍宝。2014年,被绩溪县委、县政府列入精准扶贫重点项目。 ”绩溪县桐坑源家庭农场负责人胡俊凯告诉记者,为响应绩溪县县委、政府关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拓宽当地农民增收渠道,带动更多农户脱贫致富的号召,2015年,他与当地养猪专业户胡德忠、木材加工户章国祥成立了绩溪县桐坑源家庭农场,主营现代化大棚香菇种植和休闲农业。

  “金融+产业扶贫”添活力“扶贫攻坚战打响后,我行不断加快业务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步伐,探索新时期金融扶贫新模式。 ”绩溪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贫困户经济基础薄弱,市场意识较差,单独发展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该行大力扶持涉农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扩大生产经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既降低了投资风险,又能帮助更多的人通过就业及合作经营实现增收脱贫。

  “在走访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随着桐坑源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为贫困户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的平台。 ”该负责人表示,农场基地成立后,已吸纳胡家、西川、桐坑等周边乡村具备劳动力的贫困户40余人进场从事大棚搭建、香菇采摘、制棒工作,人均月工资收入达2800至3000元左右。

  结合西川村贫困户实际情况,绩溪农商银行主动与该农场、伏岭镇政府积极对接,开展“一自三合”带动模式,以家庭农场为第三方,与当地贫困户达成带动意愿,向其发放小额扶贫贷款,缓解家庭农场生产资金压力的同时,也为贫困户增加收入。

  贫困户摘掉“穷帽子”“我都脱贫两年了,现在每个月都有3000块钱的收入,不比城里打工一族赚的少呢! ”说起脱贫,西川村村民程满元感概地说,因家属患有慢性病,子女上学负担较重,几年来生活一直清苦。 2015年,桐坑源家庭农场面向贫困户招工,他便进入农场基地从事后勤工作,让生活有了一份保障。

  2017年初,绩溪农商银行通过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为其发放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他拿着这笔资金入股了桐坑源家庭农场。 “农场发展好,我们有信心,每年还有收益分红,咱也成为农场的小股东了! ”程满元说,有了基本工资,再加上年底的分红,当年他就实现成功脱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桐坑源家庭农场,像程满元一样,通过绩溪农商银行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获得实实在在收益的贫困户有59户。每户从绩溪农商银行申请4至5万元不等的扶贫小额贷款,以贷款资金与农场合作经营,用于家庭农场扩大生产。双方合作经营协议约定风险全部由农场承担,并明确给予贫困户每年不低于6%的收益分红,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和安排贫困户务工等利好事宜。

  此种模式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8年,桐坑源家庭农场全部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年产值达到了800万元,解决当地150多个农民就业。仅2018年,59户贫困户共计分红金额20.16万元,香菇种植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