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吉林:垃圾有人收 厕所加快改 让村容村貌美起来


时间:2018-11-23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本报长春11月22日电  (记者岳富荣、李家鼎)“瞧咱的双福村,现在干净得跟城里没两样!”吉林省东辽县金州乡双福村村民吴江今年过得很舒坦,儿子儿媳给他在县城买了房养老,可他迟迟不愿动身。

  去年,吉林确定17个市县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累计投入资金3.9亿元,服务人口262万人。东辽县开启“城乡环卫一体化”试验。通过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县政府与公司签订托管协议,实行公司化管理和运营。“每天村里的保洁员都会对垃圾进行再回收,所得收入归保洁员个人所有。”东辽县住建局乡建科科长赵恒伟介绍,保洁员多是贫困户,一年下来可增收8000多元。

  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从2008年开始进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至2017年全省已有2700个行政村进行整治,投入综合整治资金17.1亿元。今年,吉林又制定了《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实施厕所改造、进一步落实建设和管护责任等为重点,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村民要小康,厕所算一桩。由于妻子行动不便,家住珲春市英安镇甩湾子村的王秉良过去从不敢长时间外出。2016年,村里率先为有迫切需求的村民进行厕所改造,老王在政府的资助下,用上了干净的室内冲水厕所。“现在去方便,是真方便呐!”老王感叹。

  吉林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吉林开始在农村推广符合东北地区寒冷气候条件的“单户分散+不直排+有机堆肥或集中处理”的厕改模式,两年来,健全了政策支撑、技术标准、产品供应、资金保障、运营管理五大工作体系,累计改造农村厕所25万户,省财政累计投入补助资金10亿元。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来苹果园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我这果园年收入翻了一番还多,这心里就俩字——敞亮!”柳河县四清村苹果采摘园园主房利军告诉记者,2016年,四清村新修的4.4公里水泥路与国道303线连接起来,采摘园的生意日渐红火。

  截至目前,吉林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7748公里,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76.2%;所有乡、建制村100%通客运班车。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要重投入、重建设,也要重管理。针对秸秆焚烧污染空气,今年,吉林省实施更加严格的禁烧措施,相继出台《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秸秆禁烧区划定及管控规范(试行)》,确立网格化监管、五级包保、秸秆离田、量化问责等10项禁烧工作机制,形成全链条管理。10月,卫星遥感共监测到全省仅有4个秸秆焚烧火点,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774个。

  农村环境改善,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2017年,吉林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次和总收入分别增长28.15%、30.05%。“多数贫困地区恰恰是乡村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域。”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介绍,吉林省乡村旅游吸纳就业人数超过30万,大批农户“离田不离乡”兴办餐饮服务企业、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刘菁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