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农观察网:记者从雨山区了解到,7月15日,该区街道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按照《关于雨山区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此次街道体制改革涉及雨山区雨山、安民、采石、平湖四个街道,将分准备动员、组织实施和总结完善三个阶段进行推进,预计8月份基本结束。
“赋权、扩能、明责”是此次街道体制改革的亮点。雨山区围绕编制资源配置、赋权扩能统筹、明确职责边界三方面,推动街道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过去街道人员力量配备严重不足,导致其权力与责任不匹配,事务与人员不对应,基层组织建设跟不上,影响街道甚至社区的服务治理能力发挥。”雨山区党建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后发介绍,此次改革结合街道职能定位,按照“5+3+1”模式,即设置5大综合性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公共管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公共安全办公室;3大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管理中心、综合服务中心;1个自设机构,由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增强其工作的灵活性和自主权,推进街道内设机构优化整合,强化基层党建、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的机构和力量。核定街道行政编制9名,街道事业编制14名,进一步配强街道工作力量,切实保障高效运转。
街道体制改革在赋权扩能统筹上出真招。健全完善统筹协调、综合指挥、监督管理、考核评估等工作机制,赋予街道对上级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街道规划的参与权等。在街道设置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区级职能部门派驻机构,采取主管部门与所属街道双重管理,实行区级部门负责业务指导,街道负责日常管理的体制,加大街道对辖区综合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建立与街道体制改革相适宜的区街财政管理体制,实现街道权责一致、统筹有力。
街道体制改革在明确职责边界上动真格。进一步厘清区级职能部门与街道的职责权限边界,建立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街道事务准入机制,为街道“减负”。对区级部门责任主体明确的执法管理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负责管理处置,街道负责配合和监督;对区级部门职责交叉、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综合管理问题,由区分管领导牵头,组织街道对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进行统筹协调、考核督办;对公共服务类事务,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政策、明确工作要求和业务指导培训,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资源,由街道负责整合安排;对社区自治类事务,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发动居委会等各类自治组织开展自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负责配合支持。
来源:中国三农观察网